品味人世的辛辣
——读李三虎长篇小说《困惑山庄》
罗昱开
平时读小说少,读也是看看热闹,很少深究。自己性子急,不容易搞清楚故事脉络,也就更不容易搞明白其中旨意了,所以我读小说多是走马观花。
不过这一次有点奇怪。我读《困惑山庄》是无意中从半路插进去的,没想到文中所写以前农村里的事一下子把我给吸引住了。例如村支书讲话,在打麦场上看电影,还有知青等人物和场面。小时候见过这些事,好多年差点忘光了,所以我就想跟着故事来个往事回顾。又是没想到,跟进去没多少,文章情节就走向了一个悲凉的爱情故事。
知青教师古阿明与农村姑娘毛女,一个是愚昧落后山村里稀缺的文化人,一个是山村里面出色的美丽姑娘。本来这两人郎才女貌,但这二人却以一段地下私情的结束而分手作罢:古阿明走了,毛女带着古阿明文明的“种子”嫁给了梅圪塔。
当梅家发现出生的孙子小明不是自己的真后人,梅家的单传就要就此终结,梅家母子又开始密切配合,百般努力地给梅家“留香火”,最后毛女终于怀上了梅家的后人。本来这样下去也是一件好事,可主人公毛女因儿子小明的事身体出了意外流产了。最后即使梅圪塔为给小明请医生夜半徒手斗死了一只狼,也没能让自己的真情彻底打动妻子毛女的心。
梅圪塔传递自家香火的念想绝望了,他外出山西煤矿打工一年未归,一年后归来已是一盒骨灰。至此,梅家费尽周折通过换娶得来的漂亮媳妇,从客观上来说完全是个“灾星”,其对造成梅家绝后的悲惨事实有着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个人以为也不是完全责任,因为梅圪塔可以离了再娶,完全不用守着一棵树硬把自己往死里吊。
梅老太太最后的期望只能是留住这个哪怕是“假孙子”的后人小明。而那个古阿明又一次作为先进文明的化身回来了,这一次所谓的文明回归对梅老太太来说是致命的。看似无意到来的古阿明,被私情犹存的毛女拉着一起搅起了小明的寻父愿望,结果自然是梅家老太太彻底失败了。不过失败的也包括毛女本人,因为她亲眼看到了古阿明的绝情离去,看到了儿子小明失去了一条腿。到此时,这位山村毛姑娘奋斗了半生的“爱”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最后她走出山村前,还去了梅家祖坟做了一个仪式上的“致歉”,给这些勇敢的、消亡绝迹的梅家旮旯客家拓荒者烧了一沓纸钱。
或许因为作者是男的,他没有对这位愚昧可悲又可怜可恨的山村女性下狠笔。即使到头来当所有悲惨都落到毛女身上时,毛女也没有垮掉。其遇事超常的坦然冷静和坚强着实让人佩服!即就是一个男的,也会自愧弗如。最后,作者还人性化地给她安排了另一个村里的文化青年才才接纳了不知是梅家还是古阿明遗留的这母子二人,让才才做了这部悲剧勇敢的“接盘侠”。这事尽管文中没有明揭,但文意已有明露。才才被拉来做了坚贞爱情的形象代表,更证明作者对文中女性有着出自本心的特别关照。
以上曲曲折折是我所读到的故事情节概述,也是下面我个人几个观点的基础。我认为该作品至少能让人品尝到人世中如下四“辣”:
第一辣,关于本文主题不死的爱
毛女是山村里一位绝色美女,而家里住的知青是一位城里来的文化知青,两人惺惺相惜,产生爱慕,非常正常。知青与毛女数次关系,这事人家彼此愿意,也无可厚非。需要厚非的是毛女幼稚可笑的想法,通过怀孕留一颗文明的“种子”。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事往往是无意为之,可文中是毛女刻意为之,而且坦以为然,这实在让人佩服她追求文明的一片痴心。
还有,这种背地里的爱情有一个前提,就是毛女一定会嫁与梅家为妇,这是毛女和古阿明都明确知道的事情。所以,两人的亲密交往是一种违背诚信和公徳良俗大原则的私情,我想,再不明白道理的人也不会否认这一点。所以,这种情谊对女方来说无非是无私奉献,对于男方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艳遇”。这种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有点荒唐,只能算做“情爱”,谈不上是爱情。何况,最终两人的畸形爱情也以完全失败而告终,正如有人评论说,这种爱死了那才叫好!你说这该死的“爱”辣不辣?
第二辣,关于本文内容题材的选择
许多作品里的人都朝光明大道走,本作品里面的人却都走的是羊肠小道。作者选的是落后的山村农民,而且里面不多的人物几乎都是:毛女的家人和梅圪塔的家人,可以说是山村人民典型的代表。就这一点来说作者绝对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尽管本文为悲剧,殊不知笔奋起于悲,悲起于善!恶人一般不会悲的,更不会看得起这些可怜的人。所以说作者这一点比较难得,这种发生在底层人民身上的苦难事,在名家大作中虽也多有出现,但很少人下这么多的笔墨给搞专题。
还有,作者顺便给那些人类勇敢的拓荒者立了个传,两个字,钦佩!梅家人有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苦难奋斗史,文中多有提及,梅圪塔夜斗恶狼,心地善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文章里面的山村人民没有受到山外文明的“恩惠”不说,反而因不当追求“文明”受到了“文明”的伤害,让人读来实在唏嘘不已。
还好,文章里面的侯丁旺,水水和梅圪塔的妹妹花花,他们落入俗套,却避免了受到“文明”的伤害,尤其是侯丁旺还真正享受到了“文明”的不少欢乐。让人可叹的是人间的事老是努力付出与获得往往不成正比。
作品当中写得非常精彩的是,当生活变成了那个样子,梅圪塔娘营造了不少恐怖和荒唐的场景,这些场面的描写让人读后心酸不已。这与毛女的坦然处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本文悲剧的色彩。应该说,本文的另一个题目应该叫“梅家旮旯的灭亡”。试问,梅家旮旯英勇的梅家最终是谁灭的,我想除了他们自己,就是小小的毛女和古阿明,生活中出了这么绝情的事,你说这该死的生活辣不辣?
说实在的,作品或许在积极意义的层面上有所不足,但我们绝不能否认作者笔下真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由此,我想到了现在党的扶贫工作,因为贫困与富裕,文明与落后,正是这种悲剧发生的根源!看来党让我们重拾初心搞扶贫,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许多本该不亡的人和事都亡了,更何况是这种自然而然的落后的消亡,人间到处都是,也很正常。因为,人类一直是在走出落后和忘掉悲伤中昂首向前,从来也不会停下来。
第三辣,关于本文地方特色鲜明、靓丽以及含有几分悲情意味的文学语言
作者尽管前半部写了不少男女之事,这看起来生动,其用语却也保留了几分反对的态度。如水水拉阿明找的地方满是野生动物的粪便;阿明和毛女虽然找的都是好地方,但也是“瞬间艺术”。当然前些年靠这点色彩吸引读者的作家不少,作者的笔墨或许有些受此影响。
文章题目和那句开题的话语,也有些文不切题。作品里面的月亮被作者多次拿来调侃,最生动的一次说是像没洗净的女人脸;还有梅老太太的脸,一会像橘子,等一会像烂抹布;还有花花教毛女的话,“女人是男人置的一块地,人家种绿豆咱给人家长绿豆......”这方面我就不用多举例子了,文中太多。话语说得这么生动直白,你说这枝笔杆子辣不辣?
当然,很明显这些语言在当时的乡村属于经典,但时下已趋于落后,个人觉得不值得提倡,毕竟人类的语言趋于文明,不可能后退。还有,更严重的是毛女和阿明的爱在文末真的死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呢?我想作者美妙的文笔还是没有写清,至少没有浓墨重彩地写出来,如果写一些,或许能抵消一些文中的辣味。
第四辣,关于后半部故事的演绎
如果说作品前半部文笔缓若笼兔,精心描写了不少美妙的生活场景,让人觉得是在喝蜂蜜;那后半部文笔绝对是疾如奔马,像在讲传奇故事,让人觉得是在吃干辣面。后半部的故事情节发展和叙述决然出于作者本心,如排山倒海,一点也没有顾及读者的意愿,作者对不少情节情绪化地进行了夸张的描述和表现。这一特征非常突出,显然是作者完全遵从了自己的情感逻辑。人间有多少欢乐,就有多少痛苦,作者深沉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写得很公平。
还有,这种前乐后悲的设局,以及让梅家开出的荒野之地重新回归野生动物的乐园,都暗含着人性的悄然蜕化,这让读者读了揪心不已,这也是本部作品用意深邃的地方。
文中梅老太太本来好好的,但在生活巨变的打击下,她的种种“恐怖”挣扎让人揪心不已。试问,老太太还能怎样呢?我们不能一味地袒护可怜毛女,也得关心关心老人,事实上她才是本文最可怜的女人。生活让一位孤寡老人来承受灭门之灾,作者却将其当作侧面予以展现,匠心独具,你说作家给这两位山村妇女安排得辣不辣?
或许,人家作者本来就想卖些干辣面,这就是人家的故意安排。但我们得剖开现象看本质: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人的事,就是什么文章。很明显,这本身就是一部那个时代山村妇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苦泪史!因为作品大量笔墨都是在写这两位苦命挣扎的山村妇女。所以,这是一部写有人世辛辣的好作品。
另外,一部作品不能光看它有没有积极向上的倡导意义,也不能看它能不能让读者心里舒舒服服,而是主要得看它揭示的问题,得看它对读者的启迪教育意义。这部作品无疑生动地做到了这一点,文章通过叙述这些最低层面上的人和事,揭示了人世困惑无处不在的大主题,可谓以小见大。所以说这也是一部催人深思,能启迪人思考的好作品!
虽然这篇文章叙述的时代是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但新时代也有新时代的这类困惑。比如电视剧里的宫廷剧演了好多年;比如追剧的姑娘们喊的口号“我们喜欢一个有王的时代”;比如不少文学作品,也沉浸在这一派乐融融的氛围当中。现实证明,迷乐在这一气氛当中不知人生本来面目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尝惯了三鲜味,尝尝这辣椒面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是必要的!
作者简介:
罗昱开,陕西凤翔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教师,从教二十五载,平时喜欢学习写作,稍偏于古诗词,拙作多发于网络平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64ecG4BMH2_cNUgV3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