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熊家长和熊孩子哪个种类多?必然是前者

2020-01-20   柏柏育儿漫画

文|糖小糖

前阵子看到一则微博,一名中年男子冲到游乐园里,一手就从玩具屋里把一名四岁的男孩甩了出来,我每看到一次,内心都像针扎一般,尽管满天飞地地都在说情绪管理,可为什么还有大人如此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四岁男童下如此的狠手?

被扔男孩的母亲事后说:“应该是这两个男孩正在抢玩具,男孩的爸爸看到了就冲进去把我儿子丢了出来。”

这世上熊孩子和熊家长哪个种类多?我认为,熊家长比熊孩子多得多,而且性质更为恶劣。

因为,孩子的三观并没有健全,他们不知道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来化解矛盾,因此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我可以理解,作为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负”时,心里着急想要为自家孩子出气,可你是否想过,也许这在孩子眼里,闹过之后就能像个没事人一样,照样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开开心心。

同时,你着急为孩子出头,气急败坏露出最可怕、凶狠的嘴脸时,你想过被你打的孩子有多无辜吗?报道里说,被打男孩在一两个小时后才缓缓说出:“那个叔叔为什么打我?”你看,你凶神恶煞,以为小男孩做了什么伤害你儿子的事情,而人家却压根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你又为什么打他。

另外,你还有想过自家孩子看到你这幅面孔,会被吓坏吓哭?根据官方通报,该肇事男子已经被行政拘留10日,这对大众来说是大快人心的结果,可对男孩来说,爸爸为了“保护”自己接受了处罚,孩子的心里怎么想?

网络上对“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打回去”这一话题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这位被打男孩的家长就做了非常正确的做法——报警处理。相比之前有名家长得知孩子在校被欺负,穿着警服直接冲到学校里把欺负孩子的同学暴揍一顿,来得理智得多,起码不会从有理变成无理,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

如果遇到对方家长欺负自家孩子,尚且可以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但如果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并且你已经看到的确自家孩子被打了,你怎么办?真能咽下这口气吗?“我自己都舍不得动我孩子一根汗毛,你小兔崽子竟然打我孩子。”

我曾在游乐园看到这么一个吵架的情景,很是畅快淋漓。两个女孩在玩玩具,其中A女孩连续两次拿玩具打了B女孩,B的妈妈走过来,严厉地对A说:“不能打小朋友”,可A不听,过了一会依旧打B,B妈妈非常大声地说:“你妈妈呢?你妈妈在哪里?”接着便是从小孩的“矛盾”转化为大人的“争吵”。

B妈妈要求A给B道歉,可小孩子哪肯,A的妈妈直接撂下一句:“那现在打都打了,我女儿就在这,你打回来吧!你打试试看!”这可把B妈妈惹火了,直接开挂,用了无比尖酸刻薄的话骂了A的妈妈,最后一句虽然无理但是无比解气,“怎么着?不服气吗?你女儿欺负我女儿,我骂你一顿,公不公平?”

A妈妈估计吵架吵糊涂了,回了一句:“公平啊!”众人哄堂大笑。

说实在的,看到自家孩子被欺负,要忍下去真的很难,要是碰到对方家长蛮横不讲理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既然如此,博弈也得对等,别碰孩子,你家孩子你自个回家管,咱们大人来一旁好好说道说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