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唱票儿的风趣回味

2019-11-26     正月三草

每当八小时工作后的晚饭之余,夜幕微微降临之际,偌大的太原市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街巷交汇的街口,路傍空旷之地,或是街头花坛之畔,临街游园之中,围聚着层层人圈,阵阵金锣皮鼓声,丝竹弦调声,像春风一样穿越人丛,飘溢四方,中间还夹杂着抑扬顿挫,或似行云或似流水的“山西梆子”唱腔声。这便是传承既久的唱票儿开始了。

  唱票儿,是太原人久盛不衰的一种民间娱乐,传之既久,则成为人们的一项民俗文艺活动。它究竟产生于何年何月,很难有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最晚在清末民国初,便有了唱票儿的记载,并且,时至今日,虽几经磨难,却更有着愈炽之势。

  所谓唱票儿,其实就是一些对晋剧,即习称的山西梆子,颇有些兴趣的业余爱好者们,自凑自搭的演出班子。太原人酷喜山西梆子,很多人迷恋名角唱腔,久闻长看,耳濡目染,对不少传统剧目中的唱词、唱段、唱腔,甚至全套的唱作念打,牢记心中。休暇无事之余,串门路出之行,不免哼之于口,唱之于腔,表演作打于身段。天长日久,熟练于胸,总想找个地方模仿表演,过过演唱的瘾头。于是,这些被人们称之为“票友”的人们,终因按捺不住的表演之欲,便大着胆子寻找志趣相投者,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伙,凑在一齐,随便找个地方,互为观众演员,自唱自看自寻乐趣,借以宣泄久抑的激情。而有些愿听戏者,不用召集闻声自到,久而久之,琴师、鼓乐、演员、观众,自凑一班,晚间无事,聚之街头巷尾,放开腔门大唱一番,丝竹锣鼓伴奏其间。这种形式,代代传承,终成一方之习俗,得名曰“唱票儿”。

老太原人大都喜听山西梆子,它的音色是山西话的并州片儿。大约清朝初年,山西梆子时兴之起,便有了众多的“粉丝”,也即票友,他们不以专业唱戏为生,但却爱听戏,也爱唱戏,时常在一定的场所(俗称票房)自唱自娱,有的干脆把票房设在自个儿家里,参加活动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唱票儿即出于此。如同当今卡拉OK厅的娱乐消费,人们都可以自由地登台亮嗓开心。

虽然日后有了专业的剧院、剧场,有了把门售票的,看戏、捧角、办堂会彰显着风雅和时尚,但人们“唱票儿”的红火劲儿丝毫不减。清政府基于社会安定的因素,也力挺民间艺术装点门面。1877年,山西大荒,巡抚曾国荃便召集了两百多名晋剧演员在太原排演《岳飞传》,然后巡回各地义演,以艺代赈,共度荒年,这当中的演员不乏唱票儿的来凑数;1884年,光绪皇帝大婚亲政,巡抚张之洞为表示庆贺,也凑集了五六个唱票儿搭成的戏班子在省城会演,当时是太原戏曲史上一次集中的“饕餮大餐”,由此可见唱票儿与当时社会稳定、政治民生的关联紧密。

  太原的唱票儿,不用化装,不需行头服饰,更无需舞台布景一应装饰,演出极为简便,想唱什么便唱什么。平时众票友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纪律,地址、时间各自心里明白,有事者自然不到,无事者不请自来。一俟开唱,则互相尊重,形同正式班社表演,不唱完一段,不能随便打扰。有时围观的听众中,自有其它地方的票友和业余表演爱好者。他们在观众群中,围观听唱,有时听的兴起,亦不请自出,待表演者完就一段后,毛遂自荐,要求来上一段。此时,东道主必定要让这位素昧平生的同道者,表演一段,并且,不论演技高低都须喝好,这是唱票班的一种规矩,否则视为无礼。而唱票班也正是这样逐渐扩大的。

  有些票班,高手云集,声势很壮,虽为业余表演,却有较高水平。于是,逢着一些亲戚友人,有个红白喜事。生辰寿诞,便应邀前往助兴打帮。如遇喜事则多唱“天官赐福”、“龙凤呈祥”等,如遇丧事则唱“二十四孝’”中的一些剧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票友之中,虽然有不少人只是为凑热闹,出于爱好,平日能唱几句,多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也有不少人熟谙音律,精研唱腔,演艺精湛,自有独到之处。所以,有些正式戏班的演员,甚至个别名演员,也常常涉足票友之间,切磋技艺,取长补短,以至有的票友在戏班缺人,难以开班之际,应诺受邀登台表演,或“下海”为优,或演完即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xJUsG4BMH2_cNUgUd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