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了大量书籍,没有时间和心力阅读,可以试一下这本书的方法

2019-07-21     夏天苏醒的鱼

一提到快速阅读,你想到的场景是怎样的?

一目十行?
5000字/分钟?
科学的训练?
……

这些印南敦史都没有做到,但是他的阅读速度从读一页需要5分钟提高到了每天2本书,从一个慢读者变成了一个书评人。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流水式阅读技巧,并将此技巧的适用人群、实用书籍,具体实现方法写在了《快速阅读术》这本书里面。

流水式阅读,是作者的读书理念。简单来说,读者不以储存多少知识信息来要求自己,不以全面掌握书中的内容为目的,让书中的如流水般从心中划过,自然产生的共鸣点就是我们读书的目标。

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家里堆积了大量书籍,又没有时间和心力阅读的人

三个步骤养成多读习惯

1)同一时间读书

规定同一时间阅读,可以增加阅读的仪式感,让我们读书重视起来

2)首选能快速阅读的书

能快速阅读的书有个特点,章节相对独立,线索性不强,阅读难度小。

比如,很多实用类书籍,就属于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我们可以在其中某个章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今天读的书和昨天的不一样

每天读不同的书,就是就是为了集中时间阅读,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本书读的时间久了,内容脱节,短时间阅读,兴趣也会降低,于之相对,集中阅读更利于书的全貌信息汇聚在大脑中。

当然,这里如果作为非专业书评人的我们而言,不一定要一天读一本并不现实,尽量将阅读时间集中到一起也会产生同样的读书效果。

哪些内容可以跳过不读

很多阅读的书籍中给提到了跳读的概念,而作者在这部书中直言不讳的提出了哪些部分可以跳过,完全不用读。

1为区别同类书籍的作者自述可以跳过

这部分通常有两个内容,告诉读者书籍的特点还有作者的经历,通常在购买书籍之前该了解到的信息,而序言中也有相似的内容,而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书籍尤其是商务类书籍的相关性不大,因此这部分可以跳读。

2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可以跳过

用于支持文中论点的论据。如果论点你清楚了,下面的例子呢或者说明都可以跳过,也有同一个论点主张下有几个论证事例的,也可以选择性跳读,尤其是趣味性差,读起来枯燥的案例更可以选择性跳过。

3以渲染为目的得夸张表达可以跳过

有的内容明显夸大其词,言之无物,你完全不相信的的书或者章节,也不必忍着一边厌恶,一边还要找认同的点,直接跳过就行。

提高阅读速度的四个步骤

除了跳过不读的部分,剩下部分又该怎样才能快速阅读呢?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通常读者在购买书的时会参看序言,同样,作者也会在序言中对书籍做宣传和介绍,读序言就可以判断书适不适合自己,换言之,读序言就知道自己可以从书中得到什么。

而目录是把握书籍的架构,好的书籍在目录就让人大有收获,从中便直接锁定自己要读的章节。

2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在仔细阅读目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标题为单位开始读,跳过不必要读的章节和内容后,遇到不能确定是否跳读的章节时,可以先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开头作者就会告诉你他的主张,而结尾,也会重回归纳他的论证过程,重新提出主张、

这几行的信息,就足够让我们对这章或者节的内容有了基本的判断。如果同意作者的主张和论证就可以跳过,如果怀疑,就重新回看一下例证,仔细阅读 ,在做判断和思考。

3确定关键词再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序言和目录加上我们自己的假设,锁定关键词,或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锁定关键词,开始阅读有关的章节,注意,有关键词的章节和内容才是我们视线需要停留的章节。

序言+目录关键词
实际需要关键词

4使用多种阅读节奏读书

作者提出起码要掌握两种以上的阅读速度切换模式,快慢结合,有节奏感,仔细阅读就可以细嚼慢咽,不需要看的章节可以跳过,中间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中速、高速的速度梯度。

把读书类比为开车,有时需要转弯,有时需要提速,有时需要减速,合理的调速让我们可以尽快到达目的地。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流水式阅读是书评人印南敦史的阅读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这本书中的方式是否合适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u9FGWwBmyVoG_1Z0v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