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28个市获得森林城市称号,有你家乡不

2019-11-15   图说生态

今天,唐山,保定,廊坊,延庆,信阳,安阳等28个城市获得森林城市称号。

建设自2004年启动以来。15年来,全国有387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194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有19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有11个省份还开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设,形成了跨区域、覆盖城乡的建设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森林城市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都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森林城市建设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科学推进的新阶段。

国家林草局出台了指导意见,编制了发展规划,发布了国家标准,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

各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森林城市建设,形成了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森林城市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专项工程,创新政策机制、落实建设措施,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近年来,新增创森城市346个,新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53个,分别占总数的89%和79%,还新增了8个省份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是森林城市建设15年进程中发展最快的阶段。

森林城市建设加快了城乡生态建设步伐,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森城市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工程造林、荒山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增加城乡森林绿地面积。创森期间,每个创森城市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0.5%以上,有力推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和国土绿化进程。

各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让森林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组成单元,实现了林居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田相依,努力扩大城市生态空间。积极探索森林城市群建设模式,加强生态廊道、城市周边、城市之间绿化,实现城市群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互连互通,提升了城市群自然系统生态功能,提高了区域发展生态承载力,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

森林城市建设紧紧贴近百姓、服务于民,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拥护、支持的民生工程。各地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到指标设定,从规划编制到工程建设,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绿化为民、绿化惠民落到实处。大力开展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绿色水系、绿色通道、街头休闲绿地、绿道步道等建设,积极推进森林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实行公园免费开放等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走进森林、拥抱自然,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大力发展以森林等生态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森林城市建设带来的这些明显变化和产生的综合效益,得到创森城市居民的广泛拥护,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森林城市建设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

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国家林草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进一步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创森城市广泛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和群众性公益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培育了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美好家园成为社会共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组织参加各类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国际影响,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