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位于我国华东沿海中段、黄海之滨,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自古为“鱼米之乡”,历代均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均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历史悠久,省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十三座,为全国最多,明朝时与安徽、上海同属南直隶,清初江南省东西分置后以省内江宁、苏州两府首字得名“江苏”。
江苏省与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四省市相邻,其中江苏省曾经分别与山东省共有南四湖,与安徽省共有洪泽湖,与浙江省共有太湖,这三个湖都曾为界湖,但建国后江苏获得了洪泽湖、太湖的所有权,上世纪五十年代江苏还曾设有一县,专门管辖太湖水面,这个县就是震泽县。
震泽为太湖的古称、别称,清朝时期江苏就曾析吴江西部设震泽县,今吴江区震泽镇就为其所辖,而建国后曾管理太湖水面的震泽县设于1953年。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南京及苏南各地迅速解放,由于苏南、苏北情况差别较大,江苏省当时分为苏南、苏北两大行署区及直辖市南京市,由于刚刚解放,太湖上国民党溃军及土匪众多,太湖剿匪任务极为艰巨。
1949年7月成立了太湖剿匪指挥部,同时成立县级太湖区行政办事处以配合剿匪工作,辖有太湖水面、岛屿及东山等地,1951年6月太湖区行政办事处,1952年7月成立太湖办事处。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于南京正式成立,同年5月太湖办事处改为震泽县,辖有东山、西山、横泾、马山及水上五个区,管辖太湖水面、岛屿及沿海码头等要地,县治位于今吴中区东山镇。
震泽县由江苏省苏州专区管辖,原属浙江省管辖的南太湖水面自此划归江苏,作为交换,同年6月江苏省松江专区嵊泗县划归浙江省。随着剿匪工作的开展,太湖大小水匪相继被剿灭,1959年10月仅设县六年的震泽县就被撤销建制,除马山区划归无锡市外,其余四个区并入吴县。
现在,太湖的管辖权也主要在苏州、无锡两市手中,常州市也有一点水面的管辖权,而因太湖而得名的浙江湖州市经过争取仅得到了很少的管辖权和一定的开发利用权,可以说是比较尴尬。但是,从浙江整体来说,其以南太湖管辖权交换来了嵊泗县,总体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