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紧张的国际局势是否让你感到疲惫?不如来关注下人类孜孜不倦探索新家园的新发现。NASA又发现了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潜在移民星球。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的年度美国天文学会(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中宣布,探测系外行星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找到一个环境类似地球、大小与地球差不多的“潜在可居住星球”,距离地球大约100光年,命名为TOI 700 d。
NASA天文物理部门主任赫茨(Paul Hertz)表示,TESS的任务在找出和地球一般大小、绕行宿主恒星的行星。
该行星围绕着剑鱼座恒星TOI 700运转,恒星TOI 700的质量和大小,只有太阳的40%,表面温度也只有一半,有3颗行星绕着它公转,分别命名为TOI 700 b、c和d。当中只有最外围的d位于所谓的可居住区域,D每37个地球日完成一次公转,而它从TOI 700接收到的能量,约为地球从太阳接收的86%左右,这样的温度可以允许液态水的存在。
惟TOI 700 d和地球最大差异,就是它处于“潮汐锁定”状况,即一面始终面对恒星,一面则始终背对恒星,意味其中一面保持白天,一边保持黑夜,其云层形成和风型亦可能与地球截然不同。
虽然如此,这发现已令天文学家相当兴奋,因为TOI 700 d是少数几个目前在太阳系外发现、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潜在可居住行星”,更是NASA“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 )”任务所发现的第一个。
TESS刚开始把这枚宿主恒星TOI 700分类错误,意味行星的体积看似比实际上更大、温度太高,TOI 700 d会太热无法维持生命,但研究人员之后修正恒星参数,且一直没观察到恒星产生耀斑,故认为位于宜居区域的TOI 700 d,可能适合人类居住。
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吉伯特(Emily Gilbert)表示:“我们修正恒星的体积后,行星的大小也跟着下修,接着发现最远的一颗行星体积和地球一般大,并且位于可居住区域。”
TOI 700 d由什么构成仍有待观察。研究人员根据恒星TOI 700的体积大小和型态发展出三种模式,以预测TOI 700 d的大气组成和表面温度。
NASA解释,其中一种模拟模式是TOI 700 d被海洋所覆盖,大气中以密集的二氧化碳为主,科学家怀疑这点和火星形成初期类似。
太空人也将会利用其他的工具观测TOI 700 d,以取得新的资料,看看是否符合NASA提出三种模型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