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年前,人类已经路上了阿里的土地。他们制作石器,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在岩石之上。
公元前4世纪,先民们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势力范围涵盖今日西藏大部分地区,人称“象雄王国”。他们以条件最优越的象泉河谷为中心,在高原上游牧、狩猎,在河谷地带开垦农田。
他们打造黄金面具,从中原引入华的织锦。象雄王积累起雄厚的财富,以不容置疑的权势调动万干人力,建造起规模庞大的都城。
但是高原上树木稀疏,缺乏用于建筑的木材,于是土质紧密的土林进入象雄人的视野。他们在土林上挖掘出结构复杂的窑洞,洞套洞,房套房,三室一厅、四室一厅,应有尽有;再配以其他建筑,作为居所、宫殿、庙宇。
他们崇拜大鹏金翅鸟(琼鸟),就连都城的外形也是如此,并因此得名“大鹏银城”。
土林之上的都城,具有绝佳的防御优势。象雄王的财富聚于其中。松赞干布的妹妹从吐蕃远嫁而来,她在歌中唱道:
我所嫁之地啊,是大鹏银堡赛。从外面看是险峻山崖,从里面看却是黄金与宝石。(金书波《从象雄走来》,有修订)
国王主导了物质生活,精神世界则由神明主导。雍仲本教就发源于冈底斯山脉。信众们在石头上刻写图案、文字,以求福报。今日遍布西藏的玛尼石、玛尼堆的锥形就此诞生。他们斌予雍仲符号神圣的含义,在宗教仪轨中被不断使用。
他们建立起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尤其是网仁波齐峰,因其巨大的十字沟槽与雍仲符号相似,而更受推崇。雍仲本教携带着象雄文明的基因,从冈仁波齐峰周边地区发源的马泉河,即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向东传播,影响力遍布西藏。
象雄王国存续了大约1000年。公元7世纪,象雄王的妻子,即松赞干布的妹妹,最终引来了吐蕃的大军。象雄王国的辉煌终结了,但是属于阿里的辉煌并没有结束。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的权贵们相互攻伐不体,由印度传入的佛教与本土宗教雍仲本教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吐蕃王朝分崩离析。王子吉德尼玛衮逃至象雄故地建立割据政权,并改称象雄为阿里,意为“领地”。阿里之名正式吉德尼玛袭分封诸子,其中一子统治了今日阿里地区,这就是古格王国。
象泉河谷、狮泉河谷、孔雀河谷的肥沃土地此时迎来了密集的开发。国王亲自指挥修建水渠,灌溉良田无数。再加开展贸易往来,建立起高原“丝绸之路”。上羌塘盐湖里挖不尽的盐,高山中挖不完的黄金,草原上采不完的羊绒………
古格王国以这些物产为基础,富裕的古格王室用黄金迎请印度高僧,举办藏区最大规模的法会。佛教在阿里被空前传播。
土林之上的建设高峰再次上演,寺庙林立、佛窟遍山。至于佛寺内部的壁画,他们更是不惜重金。艺术设计上则融南亚和波斯的开放、夸张于一体,独具特色,开一代画风。尤其是女性神衹,短袖紧身式的着装,乳房丰满,腰肢纤细,胯部倾斜,肚脐显露,尽显人体之美。
古格的佛教大量吸引了本教的元素,最终取代本教成为优势宗教。山形独特且位于主要河流中心的冈仁波齐峰则成为佛教、本教等宗教共同认定的世界中心,每年从四方而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国都的建设。王城在土林与群峰之中,依山而建。445间房屋、879孔洞窟、58座碉楼、28座,其相对高差为175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恢宏。山顶是王宫所在之地,从山脚到王宫,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暗道,四面悬崖,无遮拦,是冷兵器时代完美的城堡之一。
不过,辉煌灿烂的古格王国,后来被拉达克所灭,干年古堡逐渐荒废,只留下残垣断壁和无数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