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关系“倔到底”的出路何在?

2019-11-20     日本新华侨报

《日本新华侨报》特约评论员 张吉

被国际社会戏称为“小北约”的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将于11月23日迎来大限。11月17日,日韩两国防卫相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议开始前就显得有些“剑拔弩张”,就连会前本应有的“秀笑”的合照留影场合,两个人都是面对电视镜头相互板着脸“较劲”。会后,日方的随行人员更是对媒体记者称:“双方只阐述了各自立场,关于《协定》的续约问题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显然,这次日韩高级别会谈再次以”平行线“方式收场。

2019年8月初,日本宣布将韩国从贸易“白色清单”中剔除,以此“报复”韩国屡屡坚决提起的二战劳工赔偿诉讼问题。8月底,韩国开始精准反击,对即将于11月底失效的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简称:GSOMIA)采取单方面“不续约”的态度,这也意味着持续3年之久的两国间“无缝”情报网就此“阵亡”。对于韩国的退约之举,国际社会认为是对日方“拉黑”行为的一种报复,笔者则认为还有更为深刻的背景原因。

首先,GSOMIA得以签署的一大理由是2012-2016年间日趋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随着朝鲜不断升级的核试验及导弹试射,日韩两国深感受到威胁。《协定》签署前一直通过美国进行情报互换的两国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朝鲜问题上有了共同的危机感,可谓一拍即合。如今,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半岛局势稳中趋好,朝韩两国元首实现了历史性的会面,韩国文在寅总统更是提出了与朝鲜共同举办奥运会的提议,相向而行已经成为了半岛形势的主流,仅此一点就大大削弱了军事协定签署的必要性。

其次,GSOMIA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奥巴马政权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产物。日韩同为美国盟友,《协定》签署背后自然离不开奥巴马政权的大力撮合,因此为了“不搏大哥面子”,签署之举对于日韩双方都是一个“上上策”。但是,特朗普上台后,其商人本色发挥的淋漓尽致。“管你是不是盟友,我只想赚钱”的特朗普在2017年初便借由代理助理国务卿苏珊·桑顿之口宣布: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正式结束。这很大程度也给美日韩关系做了一次洗牌,日韩两国尚摸不清特朗普“没头脑、不高兴”的性格,“没底气”的心理自然会动摇以美国为中介而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根基。

再次,韩国这次置美国的面子于不顾也要与日本决裂到底,让我们看到隔在两国中间的鸿沟已经越来越深,若非其中一国主动让步,否则两国很难达成面上的和解。虽然这种建立在“假想敌”基础上的军事协定可以不签,但横在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政治以及经济问题却不能不解决。日韩若无最终民族性、历史性的和解,这个“定时炸弹”就随时可能引爆。因此,如何在拆解历史问题“定时炸弹”的引信上花功夫,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Vaj24BMH2_cNUgfx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