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县老家吃大席时,沛县师范学校的几个老同学见面了

2019-12-01   愚伯的自留地

文:岳修东

图:来自网络


少时不懂感情,今相逢已是中老年。同学相聚,年龄再大,都是热血青年。


初入师范的那会,十六七岁。刚刚从农村走出来,每个人都还带着些稚嫩。三年同窗,毕业时十八九岁。依然是青春年少,不谙世事。



而今,又走过了36年。相聚到一块,依然没忘初心,情谊不减当年。


同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词语。

同学,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


同学,是一个装满感情,储存想念,永葆生命力的一段历程,一个称谓。

同学,这段感情,这个称谓将陪伴人一直到生命的终点。


沛县师范八一级三班丰县籍的几个同学,在2019年11月30日,双休日这一天,相会了。


大家适逢同学马元喜得贵孙的大喜事,从四面八方,怀着喜悦,带着念想,坐在了同一张酒桌上。最感动人的是广新,由儿子护送,由孙子陪同,老少三代同时赴宴。


由于受丰籍同学事务知事——被尊称为“大老知”的四哥安排,整个中午我都和那些热心人一块,帮马元处理喜宴上的事务。故没能与前来的同学在一块吃饭,聊天。



事毕,我到了同学的那张桌上。看到多日没能相见的老同学,他们已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碰撞过了心情。但我还是给几个老同学捧上了一点点水酒,聊表心谊。


每逢同学相聚,如果到的早了些时间。大多会打上几番扑克。抽着烟,喝着茶,说着闲话,逗着乐子。


有好几个同学一般是不用喊名字的。“帽头”,“冒尖”,“香香”,“赖胡”,“老四”,“天官”,“马元”,“阿黄”。平时各忙工作,很少联络,聚到一块,玩笑,抬杠,一些平常说不出口的话,荤素段子,脱口而出,无所顾忌。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同窗共读的岁月,一点没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老年的行列。


说起“老教师”的事情,文建哥说:“那天高翔还说,还老教师,老教师的,俺媳妇比您媳妇退休的还早呢。嘿。”


“老教师”是我们这一班丰籍同学对文建嫂子的尊称。因为文建结婚最早,大家一直戏称嫂子为“老教师”,“老教师”就成了文建媳妇的代名词。


现如今,已经退休了好几位夫人了。真的不能不让人感慨,不能不让人怀念那时的青春岁月,也真的不能不让人静下心来,憧憬一下今后的日子。


这几年也时常相约看望生病的老同学。有几个住过院,做过手术什么的。大家都是过五奔六的人了,身体多多少少都有些小小的不适。所以,我每遇到老同学,都会想着问一问:血压高不?健康啥样?


激情时光已经不再,酒在每回相聚时,都会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我真希望大家能少喝点,多说些话,多唠些家常。



世上的烟华,到我们这个年龄,有些已经经历了,有些仍然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希望我的这些同学、伙计、哥们,看开凡尘事,保重自家身。该放下的放下,多抽点时间锻炼,健健康康,幸幸福福,让我们在余下的岁月里多一些重逢,多一些快乐。


祝福我的老同学们!愿你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