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喷气式,获多项世界唯一的波兰M-15农业飞机

2019-11-22   武装志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又缺粮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为扭转这一局面实现增产自足,发展农业航空在广阔的集体和国有农场进行飞播植保是多项政策举措之一。

波兰航空博物馆里的M-15农业飞机

此前担任农业植保任务的是多用途的安-2,但安-2毕竟是兼职,而且安-2使用的活塞发动机被认为是过时和落后的。新飞机要求比安-2具有更大的药物装载量,更现代化,更高效。

安-2是架经典飞机,自1947年投产至今共生产超过18500架,有消息说最近俄罗斯还跟我国买了运-5回去。关于安-2,本号也有过图集,有兴趣的朋友请参看《社会主义阵营的空中拖拉机》。

美女与神机

根据“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的协定,这样的飞机要由波兰来生产(波兰生产的安-2就有13000架)。提出新农业飞机概念的苏联参与了研发,设计团队由波兰设计师卡齐米尔兹基尔斯(KazimierzGocyła)和苏联设计师里亚米尔·伊兹梅洛夫(Riamir Izmailov)领导。新机设计工作于1971年在波兰飞机制造公司开展(PZL Mielec)。

苏联高层坚持在新飞机上使用喷气发动机,喷气的动力,才能体现现代化,另外的理由是促进军用民用飞机燃料统一,方便后勤配给。

为了验证喷气式发动机在低速飞机上的可行性,设计团队建立了“飞行实验室”,用一架安-2的前机身和机翼做了一架验证机Lala-1。Lala-1在机身后部安装了AI-25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也用于雅克-40公务机和L-39教练机,这也是为了方便后勤供应和维护。Lala-1的后部是简单的框架结构支撑起的双垂尾。

Lala-1验证机

Lala-1验证机

Lala-1于1972年2月首飞,它验证了喷气发动机用于低速农业飞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新农业飞机也于1973年5月20日首飞,命名为M-15。

M-15农业飞机

M-15农业飞机

结构特点

为满足低空低速性能,M-15采用和安-2一样的双翼布局,为了加快研发进度,还直接拿来了安-14的机翼作为上翼面,但外段增加了上反角。下翼面没有可活动的舵面,里面铺设有喷药的管路和做了防腐蚀处理。配有大尺寸轮胎的前三点起落架也是拿安-14的。AI-25涡扇发动机安装在机身顶部和上翼之间,目的是为了在野外机场起降时避免尘土碎石被吸入发动机。M-15上下翼之间有苹果核形的药箱,每个容量1450升,里面还有喷药所需的空气加压系统。药箱后部伸出尾撑,连接尾翼和机身,为避开发动机的喷流,双垂尾和垂尾顶置的水平尾翼也是必然的选择。

安-14多用途轻型运输机,当初也被赐予取代安-2的厚望,结果也就生产了330多架。

M-15农业机

M-15农业机

喷洒作业中的M-15

1975年M-15参加了巴黎航展,因为奇特的外形被称为“贝尔芬格”(Belphegor,基督教里七宗罪中的一种恶魔)。

M-15驾驶舱成员为1人,驾驶舱后面可乘坐2名技术人员。

M-15长12.72米,上翼展22.33米,高5.34米。空重309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650公斤。

一台伊夫琴科AI-25涡扇发动机,推力14.7千牛。

最大平飞速度200公里/小时,作业速度140-165公里/小时,失速速度108公里/小时,航程400公里。

M-15三面图

M-15正面照,机鼻处是两盏着陆灯

M-15的驾驶员舱,座椅位置很高,飞行员可拥有广阔的视野

M-15下翼尖的药物喷口

1976年M-15开始投产,这种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农业机看似挺现代化,西方还全是螺旋桨式的小飞机。M-15在实际应用中不如人意,M-15的药物装载量并没比安-2高很多,喷气发动机的维护却更麻烦,这导致M-15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在地面维护而不是进行作业。还因为零部件供应不足,M-15经常趴窝,当初设想的比安-2更高效无从谈起。另外M-15的喷气发动机噪音更大,油耗也更高,采购使用成本更贵,没有经济性可言。

M-15原来计划将生产3000架以上,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广泛使用,但糟糕的表现让它在1981年就匆匆停产,只生产了175架,全部交付苏联使用。

M-15农业机

M-15农业机,上部粗的圆孔是发动机喷气口

M-15农业机

为增产增收专门研制一种农业机,出发点应该还是好的。但由于带了政治决策的色彩,非要上喷气发动机以显示比西方更现代化,这就注定了它生来就不适合原本的定位。

M-15虽然不算成功,但也拿下几个“荣誉称号”,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喷气式双翼机,也是唯一的喷气式农业机,还是世界上飞得最慢的喷气式飞机。甚至也可以称它为世界上最慢的飞机,因为它最大5吨半的起飞重量却只有200公里最高时速,比最大起飞重量1.1吨的塞斯纳172还慢。

至目前,除了在几个博物馆,天空中已经看不到M-15的身影。而设想中将要被它取代的安-2,却再度接过它的担子在农业航空植保领域辛勤至今。

全文完,谢谢观看。

本文由武装志原创,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