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体内的微塑料:那些被扔掉的垃圾,正以这种方式回到了身体

2020-02-17   木棉说


最近,看了环保真人秀《小小的追求》。


冰川消融、北极熊消失,让人看到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尤其在疫情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值得反思。


北极离人类很远,却因人类而正消失


周冬雨、黄子韬、尹正、王彦霖一行四人登上科考船,前往寒冷的北极圈,开启寻找北极熊之旅。


可他们在海上航行了两天,只看见消融的冰川.....


人类体内的微塑料:那些被扔掉的垃圾,正以这种方式回到了身体


王彦霖说:


“明明这里离人类那么远,冰川为什么会融化?”


我想,答案是什么?


你我都清楚。


北极没有城市污染,没有工厂,但全世界所制造的污染,都在这里被体现了出来。



自1982年开始,麦斯船长就在这艘船上,守护北极有37年了。


他带着四人在北极找寻北极熊,整整两天,却遍寻不获。


因为北极已经没有多少北极熊了。


冰川越来越少,没有食物,没有栖息地,北极熊这个物种正一步步走向灭绝。


麦斯船长说“人们都以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但北极熊的力量足以撕碎一头狮子”。


就是这样一位极地之王,竟遇上了自己的“天敌”——人类。


即便人类的脚步,还没有攻占这片土地,却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冰川融化后,它们为了觅食,只能被迫跳海远渡,去寻找新的居住地。


可往往是没有靠岸,它们就因为体力不支,溺亡了,或是活活饿死了。



幸运上岸的北极熊,也只能在人类的垃圾桶里翻寻食物。

冰雪王国里骄傲的捕猎者,竟沦落成了捡食人类残羹的拾荒者。


何其悲哀!


人与自然,不是毫不关已之事


或许有人会觉得北极熊太远,又或者觉得“关我什么”。


可正如刘慈欣在《流浪地球》写道: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深以为然。


这一句话点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面临环境变化太掉以轻心,忘记了环境跟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



记得之前看《奇遇人生》时,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


科科斯群岛,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小岛。


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垃圾漂浮到了小岛,越来越多的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



环保守护人詹妮弗曾在一个瓶子内找到了526只寄居蟹的尸体,岛内每年死于塑料的寄居蟹竟然高达60万只。


何其巨大的数字。


同样,信天翁不能识别垃圾,常因误食垃圾而死。


更可悲的是,鸟妈妈会将垃圾喂食给鸟宝宝,只能眼睁睁看着鸟宝宝难受而死。


你能想象,一位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痛苦地死去的悲痛吗?



在整理垃圾时,詹妮弗指着一个眼药水的空瓶说:

“这上面可能是日语吧,好神奇哦,这些东西居然能漂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可瓶子上是中文。


苏有朋和阿雅羞于承认,只能尴尬地相视一笑。


人类体内的微塑料:那些被扔掉的垃圾,正以这种方式回到了身体


我想每一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感到羞愧,即便那个垃圾不是自己丢的。


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知道,制造垃圾、污染环境是错的。


只是,当这件事没有落到自己头上就觉得无关紧要罢了。


可当真无关紧要吗?



人类扔给自然的垃圾,正被自然还回来


2018年,台风“山竹”来袭,深圳、香港等沿海城市,一夜之间,垃圾围城。


那些我们扔掉的垃圾,终于被回来的。


只可惜,大自然将垃圾还回来的方式不是如此简单。


“国家地理杂志”曾报道过一项最新研究:


全球餐桌上90%的食用盐都含有微塑料,等于每个人平均每年食用2000个微塑料。


而韩国仁川国立大学的研究表明:最“不干净”的就是亚洲产的盐。


也就是说,亚洲人每年食用的微塑料超过2000个,如果你爱吃海鲜的话,每年则有可能吞下多达11000颗的微塑料!



而这些微塑料会进入血液、肝脏、淋巴系统,遍布体内的每一个角落,引发未知的疾病,导致人类患病,甚至是死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科学家已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到微塑料,而平均每10g的粪便里就有20颗微塑料。


如此,我们人类和那些因为环境污染、塑料垃圾而死的动物们,又有何区别呢?



《小小的追求》中有句话很对。

中国有14亿人口,把14亿人口对力量全部凝聚起来,你们可以改变世界。


对于环境问题,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力量太渺小,而不愿努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


哪怕个人力量再微弱,滴水成河,也可改变世界。



让每个人都像麦斯船长那样投身于生态保护,并不现实。


只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


以后能少一张纸,就少用一张纸;


出门随手关灯,少用一度电,是一度电;


使用塑料制品时,多想几秒,能多用一次是一次。



去年上海市全面实现垃圾分类,一开始虽心有埋怨,但每个人明白:


这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多一个人是一个人。


我相信,我们做过的每一件小事,地球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