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矿老厂房
一直以来,对“画眉坳”这几个字都有着特别亲切的感觉!虽然与她仅仅只有过一段非常短暂的缘分,却在我的幼年时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哪怕那会儿的我还只是个咿呀学语不足两岁的孩童。。。
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期,我的祖父曾是一名画眉坳钨矿的工人。因为离家远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难得回家一趟,也因此我的祖母在家里农闲的时候便会去矿上探亲,看望辛苦工作的祖父。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刚出生不久的我,便也不时的会被祖母带着去祖父工作的矿上探亲生活一段时间,而自从长大懂事之后,又时常会听祖母讲起一些小时候在画眉坳钨矿生活的故事,也因此,我对这个有些模糊陌生的小镇却又仿佛觉得特别熟悉与亲切!
1976年度画矿奖状
当然,那时候的我对画眉坳钨矿及其周边环境是全然没有多少概念的!所能记住的也就剩下低矮的矿工宿舍家属院,陈也老车站门口的圆形假山水池,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溪流上的小桥,斑驳的矿车及矿洞口的脚手架等零散的记忆了。而关于她那光辉的历史,更是只在成年以后的慢慢了解当中,才知晓原来的画眉坳钨矿,曾经也是兴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闪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才知晓原来这片红色的土地除了共和国的将军出名以外,还有着这么一处国家级乃至于世界级的国营矿山!只是后来随着国营改制以及矿产的逐渐缩减等缘故,才导致她的光芒渐渐暗淡下来!
陈也老车站
画矿职工宿舍片区
那么,这个曾经有着兴国“小香港”之称的画眉坳钨矿,她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画眉坳钨矿位于兴国县陈也镇,即现如今的兴江乡陈也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个镇居然被乡吞并了)。据相关资料了解,画眉坳钨矿起初建于1941年的国共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完成了向国营企业的改造,隶属于中南钨矿局江西分局;60年代曾一度划归赣州地区管理,隶属于地方管辖的国有企业;70年代江西省成立了江西稀土工业集团公司,画眉坳钨矿收编至该集团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1984年,中央成立了有色金属总公司,画眉坳钨矿又一次被收编,成为中央直属的国企;后来机构改革,有色金属总公司改成国家有色金属局,画眉坳钨矿的隶属关系也同时改变,成为一个县级单位,行政级别和兴国县平级,仍为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1999年,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画眉坳钨矿被降格为省属企业,归江西省稀土集团总公司管理,但仍是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画矿主坑口工作区
同时,矿场在成立初期就有几百名工人,到50年代收归国有后,由于矿上的工人大多由军人转业而来,也因此曾一度实行军事化管理,从而还保持了一些军队的基本编制。到了78、79年时期,画眉坳钨矿迎来了她的鼎盛时期,工人,技术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厂办学校、医院、食堂职工等,加起来一共有1万多人;再加上职工家属,那时全镇有2万多的人口规模。但到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及实行限量开采的政策,工人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在1998年国企改制前,尚还有正式职工2000多人,等到1999年国企改制时,除了合同工外,只留下了约40名正式职工,且基本上是机关工作人员等。也从那个时候开始,画眉坳钨矿便渐渐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当中。。。
矿洞入口
90年代初期,祖父他老人家因为身体的原因,同时又赶上矿场改制,他老人家便提前退休回家了!而我对于画眉坳的印象,也就定格在了那段短暂的一两年时期。原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她的样子了,却不曾想在网上还有更多对她感情深厚的矿工家属,早已为她定格了当初的容颜!
画眉坳的桥
画眉坳的老厂房
当然,相关的照片还能找到很多,感谢网上的众多拍摄者!
仅以此拙文纪念童年邂逅的她—画眉坳钨矿!
来源:元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