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下)民营企业家:《条例》回应了“关键诉求”

2020-02-09   台州楼事


本报记者颜 静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那么,《法规》对于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面对复杂形势的信心,有哪些实在的帮助呢?民营企业家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浙江率先立法,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高度重视,也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杰克控股集团董事长阮福德表示深受鼓舞。

阮福德逐条阅读了《条例》内容,在他看来,《条例》不仅从立法的层面,给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更集中体现了政府推进简政放权的态度和决心。

“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以往各级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覆盖面不广的情况。这个《条例》不是‘一刀切’,而是更注重引导,其中多处都直接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了职责,通过简政放权,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落实,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保护会更到位,这个做法比较国际化。”阮福德告诉记者。

令阮福德印象深刻的是,《条例》精准切中了目前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可操作性很强。

“比如第二十八条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企业破产联动协调机制,提高企业破产办理便利化程度;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刑事措施处理不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这些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细致而又关键的诉求,《条例》都给出了积极回应,非常接地气。”阮福德说。

“《条例》既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切实保障,也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寻找到了发展机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松认为,企业家应当珍惜良好营商环境,正视市场需求变化,聚焦主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他建议,政府要重视大小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提供更加稳定的预期、更加精准的服务,整体、持续地推动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友说,近几年各地各部门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陆续出台一批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条例》出台进一步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的信心,大家都期盼迎来新的“春天”。

“后续还需细化落实,希望政府能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精准服务企业,让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都能享受到红利。”林华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