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城市群再次扩容,通过了《关于吸纳蚌埠等7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提案》,江浙沪皖41个地级市全部纳入长三角这个圈。长三角中心城市也由之前的27个增加至目前的41个。
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示意图。来源:城市战争
据“国民经略”统计,这41个城市所组成的长三角,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3.7%,但总GDP高达21.1万亿,人口合计2.25亿人,资金总量42.79万亿,分别占全国的23.6%、16.15%和23.45%。
来源:城市战争
而在今年6月,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温州被列为27个中心区城市范围,重新加入长三角城市群。此前在2013年,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开始融入长三角的步伐。
但2016年,在安徽8座城市挤入长三角城市群后,温州被排除在外,列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当时令很多人感到震惊,甚至哀叹。这一回,温州再一次回归长三角。
为什么温州会在长三角城市群进进出出?很多人认为,与这几年温州的发展势头减弱有关。不过在楼Sir看来,更多地取决于地理位置与城市等级。
温州位于浙江最南端,与长三角平原隔着崇山峻岭,语言、风俗、文化等都与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异,城市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像上海、浙北、苏南之间那样频繁。
但是2016年,以合肥为首、同样存在距离的安徽城市,却能把温州从长三角挤出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空中看温州。
根据去年的数据显示,温州6006亿元的GDP,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11位,仍处于前四分之一位置;温州925万常住人口,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上海、苏州、杭州。
因此,即便这几年温州发展势头并不明显,但综合实力并不像很多人嘴上说得那么弱,弱到要被踢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地步,这显然是危言耸听,也就是之前楼Sir说的“部分温州人过分自卑”。
既然离真正的长三角那么远,温州为何要积极融入呢?在楼Sir看来,这是城市发展大趋势,哪怕再远也要想尽办法融入,否则就会被边缘化。
自2015年以来,国内城市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省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位于等级金字塔上方的城市,凭借自身所占有的全方位优势,疯狂开启“吸血”模式,以做到强者愈强,根本不顾普通地级市的死活。
在这种情况下,仅有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核心的少量地级市,在被抽血的情况下还能受到辐射与外溢,得到一些发展,例如苏州、无锡、南通、佛山、东莞都算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而温州,既只是个普通的地级市,又远离两大城市群核心,几乎没什么外力作用,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在自力更生的城市中,温州做到了顶部,这一点楼Sir要为温州点赞。
然而,人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没有谁在乎你逆境下的努力,只会选择表面的光鲜。
夹在城市群之间的温州。
此前,温州曾号称长三角与海西两座城市群交汇,想要左右逢源,实则两头不沾。更何况,在楼Sir看来,国内仅有长三角、珠三角两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能够参与国际城市群的竞争,其他的都是伪城市群。
而海西在以福建主导、对岸发展走下坡路、两岸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温州能得到什么?显然是自身实力不足拉温州凑数而已。
一体化、同城化紧密的长三角核心区域。来源:搜狐
楼Sir认为这几年,温州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些滞后,但各方面的发展、建设,正在慢慢步入正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本身未来值得看好。
但是,在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大趋势下,只怕是温州再努力也抵不过历史潮流,这是最无奈、最悲哀的事。
而未来的城市竞争,将逐步升级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因此,即便有距离,也要尽可能挤进长三角这座世界级城市群,哪怕只是分口汤喝,也比没有好得多。
阅读更多原创爆文
那么,重新进入长三角的温州,该如何立足于这座世界级的城市群呢?
打造交通枢纽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方面,以杭温高铁为标志,做到一小时抵达城市群核心关键城市,以时间换空间融入长三角。若将来跨杭州湾建高铁,建议温州积极争取350码时速的新沿海高铁,以更快的速度抵达上海。
另一方面,在高铁建设的同时,温州不能仅仅作为过路站,而是要集聚多条高铁,形成辐射多个方向的综合交通枢纽。
来源:温州日报 杨冰杰/摄
扮好长三角南大门角色。作为长三角最南端的城市,温州在加入长三角后,需积极参与与珠三角城市对福建、江西两省人口、资源、腹地的争夺,在温州形成一个两省、三省汇聚点,作为长三角南部的相对高地与重要节点城市。
公共服务加强一体化。在公共交通、医疗、养老等方面积极与长三角城市互通,各类标准进一步统一,让温州人走到其他城市、其他城市的人走到温州,都能像在自己城市般畅通。
温州轨道交通,已可以与杭州、上海等地APP通用。来源:新华网
充分参与城市群内部分工。立足于自身产业,主动与上海、杭州等高能级城市对接,利用高能级城市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为温州本土企业服务。同时,积极承接高能级城市的溢出资源,尤其是有利于稳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
发挥山水优势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相对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平原,温州的优质山水风光,应充分利用,在将来缩短城市之间时间距离、公共服务进一步统一后,温州应面向长三角城市吸引游客,成为他们的后花园。
正如上海人周末、节假日喜欢前往莫干山,温州如果能把不输于莫干山、千岛湖等地的山水风光打造好,并能在高铁一两个小时抵达、下来后地铁刷卡通用,他们会愿意来温州旅游吗?
当前,温州要加强世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优质度假区、大型主题乐园等方面短板的弥补,让温州变得更好玩。
风光秀丽的大罗山,若打造得好丝毫不输国内知名景区。来源:搜狐
篇幅有限,各个点只能简单带过。以上观点只是楼Sir比较赞同而已,而非首创,其实有关部门都在相关渠道发过声音,也都在做了,只是有些话没有我讲得那么直白。
如今,各方面正在步入正轨的温州,要顺势而为,紧靠长三角这座世界级城市群。但是加入之后要更好立足,一方面要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自身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加速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互通,不要让他们觉得温州很遥远、很孤立。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