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冠肺炎事件可以帮助拯救中国濒危物种

2020-02-26     技术力量


周一,中国宣布禁止食用和交易野生动物,这项措施旨在阻止已经在全球感染了80000多人并杀死2700多人的病毒的传播,但最终还能帮助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包括最终拯救世界上贩运量最大的动物之一,穿山甲。

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CUN)列为濒临灭绝威胁的穿山甲是一种鳞状哺乳动物,之前是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传统美食。在这次新冠肺炎事件中,研究人员将穿山甲与冠状病毒的传播联系起来。

国际动物福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中国负责人杰夫·何(Jeff He)表示:“我对这项禁令表示赞赏,因为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决心改变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这在当今社会非常不适合。我认为该禁令是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一步。”

他呼吁对中国现行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进行“更严格,更渐进的修订”。

在2000年代初期的非典爆发后,中国曾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但蝙蝠和蛇等野生动物的贸易和消费随后卷土重来。

他说:“我确实认为,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了新冠肺炎给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这比疯狂进食的企业带来的收益要大得多。”

穿山甲是地球上贩运最多的哺乳动物,因其肉类和独特的鳞片而备受推崇,据说它们具有药用特性。

“野生动物救助”(WildAid)慈善机构首席执行官彼得•奈特斯(Peter Knights)表示,尽管中国的禁令值得欢迎,但需要全球努力才能终结世界穿山甲物种的急剧下降。他说:“唯一的问题是,从长远来看,将会发生什么。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禁止这些市场交易,从而引领世界。”

奈特斯说,新冠肺炎病毒的爆发应该作为一种警告,让人类寻求保护更多的自然资源,不这样的话,人类将面临健康和经济上的强烈影响。

他:“我们认为这一警告不仅将保护人类生命,而且实际上可以拯救穿山甲等物种。”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当中的禁止物种开发公约,穿山甲的国际销售于2016年被宣布为非法。

CITES秘书长伊冯娜·希格罗(Ivonne Higuero)对中国禁止国内野生动物贸易的举动表示欢迎,但她强调说,这些动物离放归森林还很远。

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非法贩运野生物种的年价值约为150亿美元,尤其是在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中。

希格罗说:“我们已经看到,与目的地国中国有关的地区还存在很多非法的野生动植物贸易。”

她认为,禁止在中国消费穿山甲可能会消除驱使犯罪团伙大规模走私这种生物的经济诱因,从而大大削弱国际贩运活动。

尽管这一禁令受到了保护社区的欢迎,但一些人担心人们可能会为这次新冠肺炎的暴发将怒气发在穿山甲上,并寻求报复。

非洲穿山甲工作组(ICUN)主席雷·詹森(Ray Jansen)说:“人们可能对穿山甲更加警惕,因此对穿山甲的消费和使用变得更加敏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开始将穿山甲视为威胁,这将使其处于危险之中。我们不太确定公众会怎么接受它。”

对于“荒野基金会”(WFA)非洲首席执行官安德鲁·缪尔(Andrew Muir)来说,解决方法很简单。他说:“如果我们不吃野生生物,它们将不会伤害我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bMBhHABjYh_GJGVBl2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