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日本又一社会问题引发热议,据日本政府统计发现已超100万人口家里蹲...
日本政府将这些超过6个月未与外界发生互动或者走出家门口的人称为蛰居族。
这些人不工作不学习不出门,除了父母,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
蛰居族的爆发期
蛰居族的爆发期
这一百多万人口的蛰居族,基本上都是靠着啃老过日子的。
说到啃老族,我们最先联想到的是年轻人。
然而日本大龄啃老族已超50岁,他们父母的年龄普遍也70-80岁了。
这些年过半百的啃老族年轻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崩盘,这时期也是“家里蹲”现象的爆发期。
这些大龄啃老族在年轻的时候刚好赶上日本的经济危机,对于当时刚毕业进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来说,找一份好工作非常困难。
很多20-30岁的年轻人在这个时期失业或辍学,开始逃避各种社会压力,躲在家中拒不出门,成为家里蹲一族,生活上完全依靠父母的赡养与照料。
时至今日,大部分蛰居族的生活消费仍然由其父母承担,甚至完全依靠父母的退休金支撑。
依赖成瘾的他们,当父母去世了怎么办?
NHK在专题节目中访问了一名56岁男子伸一,他在父母过世后靠他们的遗产生活,蛰居家中已三十年。
不料节目播出后没多久,伸一就饿死在家中了。
哥哥来收拾遗物时,发现一个记账本,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字。
伸一想把钱花得久一点,于是反复计算账户里的余额。
也许蛰居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后悔当初选择混吃等死、逃避压力吧~
年轻一代为何选择蛰居?
年轻一代为何选择蛰居?
日本曾对家里蹲进行调查,排名前三就有两个与职场有关。
工作的压力,剥削了职场人的生活,让他们喘不过气。
比起外出工作与学习,蛰居族更倾向于蜷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
吃外卖、看漫画、玩游戏,困了接着睡。拒绝各种社交,不用费心机应对外界压力。
这种甘于现状的不堪,反而让他们依赖上了蛰居的安全感。
而40岁的中元胜,更是从小学就成了蛰居族,避世而活,混吃等死。
当76岁的老母亲在家里生病去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中元胜也没有寻求任何救助。
甘愿与母亲遗体一起生活一个多月,只因宅了40年,害怕与人说话。
直到妹妹来探望,才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了。
19岁的佑都大西,本应是大学里的学生,因为遭遇考试失利,被同学诬陷形成心理阴影。
再加上竞选班干部失败,次次挫败的堆积,让他走上了蛰居之路。
“逃避可耻,但却很有用”!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活着就行了。
年轻人压力过大,社会上各种人的歧视,逐渐让正常人产生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便一味地选择逃避,尤其日本人有着强烈的羞耻感。
日美混血儿riki,对枯燥的工作不满,过于完美主义的他,为了不出错,决定不出门,毅然选择蛰居。
在家蛰居三年的他,完全把自己封闭,对于现实的一切,他只想选择逃避。
“即使自己死了,也不会有人悲伤”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想法。
遇到各种问题,自己不寻求解决办法,蛰居时间越长,就越难走出阴影。
那么蛰居族还有办法拯救吗?
租赁姐姐的出现
租赁姐姐的出现
实际上,为蛰居族提供支援的“租赁姐姐”服务很早就上线了。
自1998年起,总部位于大阪的非营利组织“New Start”开始经营这项业务。当时这些姐姐们以访问活动的名义去蛰居族家中拜访,一周大约登门1-2次。
很多蛰居族父母因无法劝说当事人走出家门时,会向“租赁姐姐”寻求帮忙。
租赁费用也不算便宜,租赁合约一般会持续1到3年,以12次登门访问为一个“疗程”,合计20万日元(约1.2万元人民币)。
Oguri Ayako的角色相当于一名“租借姐姐”。
她说道,自己干这行已有近十年,她帮助过四五十名蛰居族走出了孤独。
“起初,我觉得他们既懒惰又自私。”但是,随着她对蛰居族的了解越发深入,她看到了他们的细腻和敏锐,也有了更多的发现。
或许人生本就孤独的旅程,但不应该在未体验生活的美好时,就被生活的苦难击溃。
花落花又开,太阳总会升起来的。
来到这个世间的我们都是背负使命的,但唯有在醒着的时刻我们才能感知生命的意义!
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我们不妨试试从整理物品开始释压。
通过整理外在杂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清除躁郁,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当经历这些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那么美,幸好当初坚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