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认真演技出色的古天乐为何常给人“烂片之王”的错觉?

2019-08-12   砖家电影

在如今的香港影坛,如果要评选最具影响力的中生代演员,那古天乐毫无疑问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之一。

影帝古天乐绝对是香港影坛如今的中坚力量

自1994年首度参演电影《男儿当入樽》以来,出道25年,拍片逾百部,其中不乏像《黑社会》这样的佳作。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古天乐都堪称如今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

《男儿当入樽》是古天乐的第一部电影

作为演员,从专业角度来讲,古天乐有外形、有气质、有演技、有态度;作为明星,场下的古天乐更是除了名的低调,不仅热心公益,而且负面新闻极少。在如今乌烟瘴气的娱乐圈,这样的演员,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低调的“古仔”多年来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参加公益活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电影界的“劳模”,为何常常给人“烂片之王”的错觉?

接片太多。25年100部,这个产量和速度,即便是在香港,也算是相当震撼的了。而看起来古天乐似乎还没有放慢的势头:2019年,古天乐的输出预计将达到惊人的15部乃至更多。

2019年的古天乐开启了疯狂输出的模式

多产带来的第一个负面问题就是影片质量的良莠不齐,像《武林怪兽》、《神奇侠侣》这样的片子实在是不应该接的。如果说早期多拍是为了尽快上位的话,那按道理来说:拿了金像奖之后,影帝选片的标准应该水涨船高才对。

像《武林怪兽》这样的烂片其实是不应该接的

看看同样是走“偶像+实力”路线的前辈刘天王,最拼命的时候也曾博得过“刘十三”的美名,但自从1999年凭借《暗战》勇夺金像影帝之后,刘天王接片也是愈来愈“少而精”了。

在最疯狂的1989年,刘德华也曾一年输出16部作品

多产的第二个缺陷就是精力的分散。一年只有365天,15部戏,意味着平均下来每部戏只有24天的拍摄周期,如此紧张的工作进度,即便演员再敬业,恐怕也很难确保每部戏都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吧。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除了个人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香港最后一个明星”——这是“伯乐”杜琪峰对古天乐最恰当的评价,这自然是对古天乐最大的褒扬,但恰恰也是古天乐最大的不幸。

杜琪峰堪称是古天乐的伯乐之一

古天乐出道时,香港电影已然开始从辉煌走向没落。这不是仅靠一个或者几个人就能改变的大势。试想:如果跟古天乐合作的是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吴宇森、徐克、林岭东等大师级导演,那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更多的类似于《黑社会》这样的佳作吧!

古天乐出道时,香港电影已然开始走向衰落

说完了客观原因,再来说主观原因。

首先必须承认:就拍戏态度而言,古天乐基本上还是无可挑剔的。即便是在那些真正的烂片里,古天乐还是踏踏实实地去演,这和某些圈钱的演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在《意外》这样的低成本影片里,古天乐也同样很卖力

其次,就演技而言,古天乐的天赋毋庸置疑。但与周润发、梁朝伟这些前辈相比,在演戏方面,他还欠缺打磨。换句话说:作为演员,古天乐是比较好的;但作为影帝,他还不够好。

古天乐的很多电影都给人很好但又总是差一点点的感觉

所以在很多电影里古天乐的表现都呈现出某种同质化的倾向:他对于角色的把握是基本准确的,在有些细节方面也处理得相当不错,可以达到6到7分的样子;但可惜的是,又总是难以有所突破,总让人感觉差那么一点点,所以又很难达到8分以上。

以古天乐的地位而言,像Jimmy仔这样的经典角色还是太少了

演戏是一个耗费心力的职业:想要真正演好一个角色,甚至想要在表演方面有所突破,除了要有天赋,还要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作出极大的付出。吕良伟拍《跛豪》增肥20公斤、刘青云拍《目露凶光》“吓坏”郭蔼明、张国荣拍《异度空间》患上抑郁症……每一个经典角色的背后,都有着其他人所看不到的付出。

为了突破,古天乐也曾在《门徒》里做出过努力和尝试

古天乐是当下香港电影的一个缩影,在他之前,是早一辈的刘德华,和更早一辈的周润发;而在他之后,似乎还看不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古天乐的“滥拍”似乎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作为他的影迷,还是希望古仔拍片能够少一些,精一些,这样才有机会留下更多的经典之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