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商报、记者 王而凡 文/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近期,中央绿轴区域多个综合项目、综合地块陆续推出,在丰富地块功能的同时,以高标准要求建设品质,在弥补早期建设不足的同时,完善区域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标杆性区域。
日前,温州首开中庚实业有限公司以慈善捐赠的形式亮相,引起多方关注。
据悉,该公司由首开、中庚两大品牌房企在温州设立,将在瓯海大道以北、惠民路以西地块开发综合项目,包括住宅、酒店、写字楼、商业等功能,近期即将亮相。其中, 150-190米的超高层建筑备受市民关注。
除该项目外,近期中央绿轴区域还挂牌一宗占地103亩的地块,即城市中央绿轴区域G-13地块,除要求建设一定面积的集中商业外,还把最高建筑高度设定在150米。
中央绿轴G-13地块区位图
乐活创意区(G-13、G-41/42地块)局部透视图
在城市设计方面,该地块还要求三友路沿线宜采用公建立面“退台式”、住宅立面“公建化”、建筑底层“景观化”等措施,整体形成“高板结合、高低错落、简洁大气”的城市界面,并对建筑色彩、外立面材质等方面均作出一定要求。
当前,沿着世纪广场、世纪公园,中央绿轴区域正在建设中的还有温州万科中心,包括印象城MEGA、开元名都酒店、“万科1924”风情街、悦尚大厦、翡玉园与翡臻园(推广名合称万科·翡翠天地)等,涵盖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商业街、商务楼、住宅等业态,同时注重城市功能与形象,以及与世纪公园的互动性。
中央绿轴规划结构图。据市城投集团网站
同时,位于世纪广场旁的中央绿轴区域C-09地块(即原中职地块)正在招商中,规划打造一座包括美术馆在内的商业综合体。
从早期的城市中心区,到如今的中央绿轴区域,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已有近20年时间。
2015年以来,中央绿轴区域建设进入快车道。去年以来,该区域不少新建筑、新项目陆续交付,生活氛围日渐成熟。
然而,近几年中央绿轴区域建设、交付的商品房以暖黄色调为主,建筑风格包括欧式以及所谓的新亚洲风格,与周边政务、商务、文化等为主题的公共区域并不相符。
同时,前些年建设的安置房,建筑风格普通,再加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缺位,建筑外立面遭到较大的破坏。作为城市重要的形象区域,一些位于世纪公园一线的住宅对城市形象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与区域整体开发、高品质建设的理念相违背。
中央绿轴区域早期建设的安置房
同时,中央绿轴区域近几年加速开发的同时,依旧以住宅为主,不仅造成区域功能单一,而且80-100米的建筑限高也造成了“剃平头”的城市天际线,整体较为单调。
在杭州钱江新城工作的张先生指出,相比较杭州、宁波等城市,温州在关键地段建了太多住宅,缺乏一座展示形象、供人游憩的“城市客厅”。
因此,自从2017年温州万科中心落地后,无论是商业、商务、酒店等多种功能,还是一线公园、广场的布局与150米超高层建筑,都对中央绿轴区域起到显著的弥补作用。
根据《温州城市中轴线整体城市设计》,城市中轴线规划形成山水串联、城绿相融,标志节点有序设置,空间复合立体,可感知、可游憩的新型城市中心,从而激活整个片区发展的新动力,助推区域品质化深度开发。
中央绿轴区域区域效果图。据市城投集团网站
当前正在建设中的温州万科中心以及刚刚推出的城市中央绿轴区域G-13地块、中央绿轴区域C-09地块等近期推出的地块,均以高标准进行开发,打造综合项目、精品项目。
除上述地块外,根据相关规划,位于世纪公园与三垟湿地交汇处西北方向的中央绿轴G-41等地块,将进一步融入商业、服务、教育等城市功能。
同时,多个地块在规划时均提及“设置超高层建筑,与中轴线标志性建筑(240米)仍然维持从属关系”。
据悉,待金温铁路温州站以东拆除后,中央绿轴区域内的铁路沿线地块将进行进一步开发、建设,其中就包括规划中的240米中轴线标志性建筑。
业内人士建议,在提升新建筑功能、品质的同时,也应启动早期建设项目的城市更新,可在合适时机对沿线启动相对较早、建设标准相对较低的安置房进行外立面修缮,以提升区域整体品质与形象。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