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试射洲际导弹,与美国民兵3性能相当,超期服役依然稳定

2020-11-23     雷姐的机械空间

原标题:俄罗斯试射洲际导弹,与美国民兵3性能相当,超期服役依然稳定

不了解苏联/俄罗斯战略导弹型号的朋友可能很容易把"白杨"导弹和"白杨M"导弹弄混,这起始是两种不同型号的洲际战略导弹,不过"白杨M"是苏联军方在"白杨"导弹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而研发的新式导弹,"白杨M"和"白杨"最大的区别在于"白杨M"是单弹头设计,而原本的"白杨"导弹是多弹头设计。"白杨"导弹北约代号SS-25"镰刀",是世界上第一款公路机动的洲际战略导弹。该导弹长度为19米,弹径1.8米,导弹起飞重量35吨,最大射程9976公里,导弹命中圆概率偏差(CEP)260米,可以携带多枚30~50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弹头,导弹最大载荷为760公斤。"白杨"导弹性能上和美军现役的"民兵3"洲际导弹类似,除了射程上比民兵3导弹要短一些外,其他技术参数二者大致相当。

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军的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相对于苏联而言占据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军主要发展空基和海基的战略核武器,陆基战略武器在美军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是最弱的一方。如今美国仅剩民兵3一种陆基洲际导弹。但是和美国不同,由于苏联在航空技术和潜艇技术方面,特别是潜射导弹方面一直和美国有较大差距,因此苏联更加看中陆基战略导弹的威慑能力。为此,苏联曾经研制过多款陆基战略导弹,其中不仅有井式固定发射的SS-18巨型战略导弹,还有利用铁路机动发射的SS-24"解剖刀"和公路机动发射的SS-25"镰刀"等多种型号的战略导弹,而这个北约称为"镰刀"的战略导弹,就是"白杨"。

冷战时期由于苏联的战略导弹一直不如美国成熟,因此苏联采用的类似我国的"小步快跑"的办法,通过研发多种型号的弹道导弹不断促成技术的成熟,也由于更新换代较快,所以苏联的战略导弹普遍寿命不长,例如UN-100、R-36M、RT-23、RT-2PM等导弹的寿命普遍在10年左右,和美国民兵3导弹长达30年的设计寿命相比,苏联战略导弹确实还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但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1991年12月,曾经的红色帝国苏联轰然倒地,国家的崩溃,让已经接近设计寿命的各种战略导弹根本无法按期退役,只能设法延寿。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但是经济衰退,工业产业链崩溃,科研产业链断裂等等问题导致俄罗斯根本无法及时更新苏联遗留的庞大核武库。尽管在美俄之间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的基础上,俄罗斯早已把核弹头从苏联时代的3万多枚削减到如今的4000多枚,但是依然无法替换全部的战略导弹,所以这些设计寿命仅仅10年,且1985年就已经服役的"白杨"导弹已经为俄罗斯默默站岗超过30年!

本次试射"白杨"导弹成功,确实显示了苏联时代战略导弹过硬的可靠性,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反过来看:原本在90年代中后期就该退役的导弹,一直修修补补,到今天还在持续服役,这样的核武库实在是让人不能安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16M9HUBdHeNs4ox4S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