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在梦里的午后睡着了。
梦中,她四次跑上楼梯,越过眩晕与危险,冲破纱幕,进入房间。
她拨开唱针,挂上中断了通讯的电话,吐出钥匙,与自己同桌而坐。
梦中人的背影几度匆匆而过,神秘消失。转过身时,梦中人的脸是一面镜子。
再次穿越梦境,她走出了房间,一脚踩进沙滩,另一脚陷入泥土,接着一步掠过草地,再一步踏上街砖。
影子捡拾花朵,影子追逐影子。钥匙化为刀锋,海浪淹没碎片。
……
《午后的迷惘》
1943年的好莱坞,26岁的玛雅·黛伦买了一台二手的16mm摄影机,由她的第二任丈夫掌镜,花费250美元,在家中自编自导自演了这部叫作《午后的迷惘》的短片。
短短的14分钟加上后来9部完成及未完成的短片,让她成了美国“先锋电影之母”。因为在女性主义兴盛之前便率先发起本能的内在体验表达,她也被视为女性主义先驱。在聚集着杜尚、布勒东、约翰·凯奇的纽约先锋艺术家群体中,她是少有的女性之一。
时代记录人类改造世界,其中女性一步步解开束缚、打破刻板印象的过程尤为闪光。随着优秀的时代女性不断拓宽界限,她们创造出一片片更广阔的领域,在此开垦思想、创造价值,直到今天,这样的突破仍在发生。
今年,在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中,两组不同地域、领域、技艺、性格的女性为同一个追求相聚,她们跨出各自的圈子,用开放的眼光互相吸取养分,培育出新的果实,见证巾帼的力量。
穿针引线的奇异之旅
Masha Ma x 毕跃英
III
“在文字中去找灵感来源是很有意思的。”时装设计师Masha Ma说,“不一定是小说,可能是诗,可能是很小的引语,也可能是你走过路边看到的一个警示牌。”
在英国受过严格、正统的艺术教育,如今她却越来越少倚赖视觉图像刺激灵感,更加偏向文字的间接作用。她个人签名式的红唇,短发遮住半边面庞,只是把黑发染成了浅色,或许也是寻求变化的一部分。
著名时装设计师Masha Ma
2012年,Masha Ma接到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在两个月后的巴黎时装周发布个人作品时装秀。虽然毫无准备,她还是带着年轻的果敢完成了这次挑战。自此,巴黎时装周成了她每年的常规日程。
SS2020 Masha Ma时装周
Masha Ma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现代、前卫的,像Lady Gaga、尚雯婕这样造型风格强烈的艺人都身着过她的作品。但在Masha Ma看来,“现代和前卫是时装需要符合的基本条件。”她更看重女性的真实表达,特别是中国女性。“对于我个人来讲,我不是单纯地用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去拼贴一个形象,而是站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用时装去表达真实的状态。”
她思维敏捷,语速极快。谈及时装与传统的关系,她有着鲜明的观点:“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其实很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呢?唐代吗?宋代吗?还是说清朝?只是因为离得最近,影视作品反映得最多。对我来讲那都不能完全概括中国文化。中国的定义是很广的,是在意不在形的。”
因此,她不会循着审美传统的时间线回溯,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宽泛的空间。既要自我表达,又试图在全球语境下,做出现代的作品,挖掘最中国的“魂”。
Masha Ma 2015年秋冬系列作品。她从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获得灵感,通过线条、结构、材质探索时装承载中国元素的其他可能。
相比时尚的不断求变, 中国传统工艺则更多体现着坚守与传承。当Masha Ma在云南石林遇到撒尼刺绣非遗传承人毕跃英时,正是这种坚守让Masha Ma感到吃惊:“这是让人非常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几乎没有设计图,花纹基本靠‘算’。你在不知道这个图案、没有设计的前提下,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然而对于做了57年刺绣的毕跃英来说,这一点也不神秘:“我们不是随便绣。小时候,我看奶奶会很多图案,我就一针一针记在心里面,就是这样。”
毕跃英随手拿起腰带,详细讲述这小小一角上三种不同的刺绣方法:最前端是边绣,也叫裹绣,用来锁边,也很耐磨;中间有纹饰的是挑绣,跟大家熟知的十字绣比较像;再往上就变成穿绣,把线一路穿到上面来。
传统撒尼刺绣以母传女的方式沿袭。毕跃英的母亲和奶奶传授给她,她再传授给自己的女儿。有口诀,没图纸,图案却像是GPS定位一般,精准地落在正确的位置上。它不同于很多刺绣,勾勒出鸳鸯、荷花、山水等生动具体的景物和形态,而是将日月星辰、植物动物,转化成为精密的几何图形,并通过针数固定下来。这些不分国界的符号相互组合,只有辈辈撒尼绣娘深谙它的含义。
毕跃英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撒尼刺绣可持续生计项目乡村女性代表。
毕跃英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休学,8岁就学起的刺绣已经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乐趣。彝族传统里,男孩子从小学摔跤,锻炼勇气,女孩子则一定要学刺绣,绣得越好就越会操持家务。但这种规则在毕跃英这里似乎不完全适用。早年间,她常常一绣绣到下午四五点。一儿一女放学了回来问:“妈妈你没有做饭吗?”她说:“没有做饭。”女儿便自己做。后来儿子成了家,儿媳妇下班回来问:“妈妈你没有做饭吗?”她说:“还没有。”儿媳便接着干活。一星期前,她遇到一个喜欢的绣品,就闷头绣了三天不下楼。老伴告状告到她三哥那里:“都三天三夜不下地了,我说了一句,她还不高兴!”
对于自己的技艺,毕跃英是专注的,自信而自豪。她笑着说:“我去云南大学里面讲课,他们让我讲两句话,我说,我不会讲!我只会绣花!”
毕跃英在电视上看过Masha Ma的设计。“我喜欢,但是我自己不买了,我都老了(笑)。”这次与毕跃英的合作,Masha Ma将撒尼刺绣点缀在纯黑色腰包上,真率自我的感觉里多了一点亮眼的色彩。毕跃英选择的图案是蜜蜂,她说:因为用这个包的女孩会像花一样。
当这样小小一只腰包拿在手中的时候,轻便、靓丽且兼备功能性,包带一侧的刺绣颜色明快,抓人眼球。或许城市中的IT Girls不能了解刺绣图案背后的意义,但那也没有关系。撒尼绣娘将美好寓意蕴藏到其中,将美传达,虽然不同于Masha Ma的摩登前卫,也何尝不是承袭中国“魂”的一种自我表达呢?
刺绣腰包
Masha Ma x 毕跃英
线条交叉的几何之美
胡如珊 x 杨昌芹
III
在贵州赤水,135万亩的竹林中种植着200多种竹子。17岁那年,苗族女孩杨昌芹师从贵州竹编工艺的创始人陈文兰老师,开始学习竹编。一年学习期满之后,杨昌芹离开了赤水。但她对老师说:“我一定回来。”
此语一出,杨昌芹如同一个笃定要去追风的少年。回乡后,她没有听母亲的话去做幼儿园老师,而是专攻立体竹编工艺。后来,她还是回到了赤水,她说自己喜欢赤水竹艺,要把竹编手艺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来做。
杨昌芹,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竹艺可持续生计项目乡村女性代表。
杨昌芹做的竹编非常精细。一个陶瓷罐,用细若发丝的竹纤维包裹,中间只沾一点胶固定在容器盖顶,接着就全靠编织手艺来固定,最后严丝合缝附着在上面,露出一圈薄瓷边缘,温润与清幽相得益彰。竹喜水,遇水愈加贴合。经过日复一日的钻研与苦练,杨昌芹成了最年轻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赤水竹编产品
然而她身上肩负的使命还不止这些。2012年,杨昌芹创立了赤水牵手竹艺,将竹编技艺传授给赤水当地的留守或贫困妇女,用竹编带动当地发展。一路走来,公司经历了订单没落实、工资发不出种种艰辛,杨昌芹没说过难。
成立7年,公司营业额已经有了保障,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也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工作,一些留守少女常被她安排去设计展览、展销会,权当开阔眼界。杨昌芹的细腻与坚韧,如同她爱的竹子一样,让人可亲、可敬。
然而,在收到建筑师胡如珊的竹篮设计稿时,杨昌芹却遭遇了难题。“平时我的竹编产品都是一个厚度的,但这次合作的竹篮很有立体感,中间厚,两边薄。”
赤水竹编繁复的制作技法与胡如珊融入现代感的简约设计并不是立即贴合的。她连续研究了三四天,半夜睡不着,就回到工作室继续琢磨。经过不断尝试和沟通,现代简约的竹篮终于成型。
胡如珊,国际知名建筑师
胡如珊对这次合作的竹篮作品的概括是:优雅、实用、二元统一。而对于这位兼从音乐与日常中获取设计灵感的建筑师来说,除了直观的柔与刚、粗与细,她对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统一亦有独到见解。
竹篮设计过程
对于传统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冲突,胡如珊并不悲观。她不认为两者之间发生了彻底的断裂,相信年轻人仍然能欣赏经典与传统设计。因此,她所做的工作不是弥合,而是创造。
胡如珊设计作品。她将弄堂老房子的空间分割保持不动,完成了上海田子坊私宅设计改造,将之打造成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新式公寓,同时又与里弄环境契合。
建筑师胡如珊身上有着多种“角色”,她和先生郭锡恩联合创立了如恩设计,她是设计共和的创始合伙人,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用冰冷的钢筋水泥为建筑打造感性的肌理,用理性的态度照看温暖的家,刚与柔的双重性格在她身上兼具。亦刚亦柔,在不断应对中找到平衡,享受这个过程,听从内心做选择。这是她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现代简约竹篮
杨昌芹 x 胡如珊
相遇中积蓄力量
III
埋头绣花的毕跃英、新潮前卫的Masha Ma、杨昌芹壮志在胸、胡如珊沉静如水。4位迥异的女性,4种不同的人生,你却能在其中发现她们共通的理念。听从内心追求,成为自我。这份对自己的认可,可以超越性别的限制,积蓄起惊艳的力量。
点击观看视频
鼓励女性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也正是奔驰星愿基金首个世界遗产地女性发展计划“巾帼梦”的理念之一。2019年,星愿基金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创新联合奔驰专属女性社区——She’s Mercedes,共同发起了“巾帼梦”计划,让来自不同社群的女性彼此遇见,碰撞灵感,成就更多“自我”。过去一年,直接参与奔驰星愿基金可持续生计项目的遗产地居民已逾500人,女性占比超过60%,共计惠及近10,000人。
在不断的改变中,女性始终葆有蓬勃的创造力,而“巾帼梦”计划期待为她们添翼。
(部分图片来自梅赛德斯-奔驰)
策划:三联.CREATIVE
作者:zigzag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