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客家菜:朴实无华 食之有味

2019-07-21   陆河热线网

客家人自古生活辛劳、耕作勤力,这样的生活,应和而成他们朴实而独特的饮食习惯。为补充体力,客家菜的传统中大胆使用各种重味、大油、酸咸、香鲜的材料随心搭配,看似只能“下饭”,实则满足最根本、最踏实的食欲。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各处本地文化融合,在南方食材的演绎中有隐隐的北方痕迹——比如各种类似于包馅面食的酿豆腐、酿苦瓜之类,荤素相宜,不容替代。

无论慢火炆烧,抑或畅快小炒,火候总是足力,滋味永远鲜明。

1、客家菜特色:油 咸 酸 香

特色1:油

古时客家人劳动多,客家菜多使用大肉肥油,油脂多好补充体力。

特色2:咸

客家菜味道重,多用腌菜入菜,食材不浪费又下饭。

特色3:酸

客家菜喜酸味,多用梅子、酸菜、酸笋、桔酱、菠萝或是白醋入菜。

特色4:香

肥油多,咸菜咸,又善用酱料,炖煮之后喷香扑人,让人食指大动。


2、客家菜三怪:咸 腌菜 酸

有山就有客,客家人团结又节俭,以自己的文化为傲,发展至今,客家菜已自成一格。古早因客家人多迁徙,且多居住在丘陵地带,劳动多需补充盐份,所以客家菜普遍口味咸、味道重。客家有句顺口溜:‘三两猪肉四两盐,皆因没菜煮这么咸。’这种咸,还带着一种艰苦味的生活感。

腌菜

因勤俭缘故,很多食材都加入大量盐腌渍成咸菜,经太阳晒干,就成了梅干菜或福菜,不仅保存时间久,又不浪费食材。腌菜的咸香味,搭配肉类或笋干炖煮,肥肉的油、腌菜的咸或笋干的酸,久煮后融合为一风味迷人。

客家菜很少出现甜,像是糖醋排骨之类的菜肴。但酸的菜倒是很多,常有利用腌渍的梅子、酸菜、酸笋、桔酱或是菠萝入菜,或是善用白醋或是醋精加强酸味。客家菜的酸不似台菜的酸那么柔和,多半是强烈的酸,就像客家人的个性一样,性格十分鲜明。


3、客家菜常用料理技法:炆 炒

所谓的‘炆’,是指大锅烹煮,久煮保温,食材炖煮之后充分入味。典型的‘四炆’,指的是酸菜炆猪肚、炆爌肉、排骨炆菜头、肥汤炆笋干四道菜。

客家菜炒的菜相当多,而典型的‘四炒’是指客家小炒、姜丝炒猪肠、鸭血或猪肚炒韭菜、猪肺菠萝炒木耳〈俗称咸酸甜〉这四道菜。

(来源:客家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