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故事|道路千万条,但应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三思而行

2019-10-24   陆河热线网

街坊小二夫妻,每日磨豆腐、卖豆腐,养家糊口,小可度日。早起晚收,吃过晚饭,就在家门口悠闲地吹起笛子,稍晚,即关门睡觉。第二天,周而复始,日日如此。

隔壁钱翁,一生都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白天在店中经营,晚上在灯下滴滴答答打算盘,也是周而复始,日日如此。

妻子每晚在旁递茶送水,打扇驱蚊,陪钱翁熬更守夜。某夜,妻子对夫叹曰:“论钱财,你比磨豆腐的小二不知强多少倍,他白天辛苦,晚上却能吹笛自娱,宽心睡觉。而你夜夜记账算数,积虑谋划。逢亏,心烦;逢赚,又想更赚,也烦。时常长吁短叹,怎比磨豆腐的小二快活?”

钱翁停下算盘,摘下眼镜,感慨而答:“生意生意,务必用意,怎能不烦?不信,你明天借五十两银子给小二去做生意,试看他明天晚上还会吹笛子么?”

钱妻第二天果然借五十两银子给小二。小二夫妻感蒙资助,心情兴奋。是日豆腐也不做了,晚上笛子也不吹了。白天黑夜夫妻俩都在商量做生意。把世上百般行业、千般生意都一一想个透,总是感到这行不行,那行欠妥。想盈的少,惧亏的多,直想到五更鸡啼,越想越烦,越烦越乱。夫妻赌气口角,也理不出什么头绪,辗转反侧,犹豫徘徊,最后还是决定照旧卖豆腐为好。

第二天,忙把五十两银子还给钱妻,依旧磨豆腐,到了傍晚,悠扬的笛子又吹起来了。

点评:“夜里想了千条路,朝晨还是卖豆腐”这是客家话普遍流传的熟语。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适者生存。开拓创新需要机遇、智慧和勇气。道路千万条,但应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三思而行。同时爱岗敬业,知足自乐。

(来源:梅州日报 丘思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