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混得最差的“谋女郎”,是网红而不是演员?

2019-07-25     陪你观影

文 / 观影君

要说这个暑期档,真有点意思。电影接连消失了好几部,反倒是让电视剧抢了风头。

《亲爱的,热爱的》让李现大火了一把,甜到发齁;《长安十二时辰》引发全网热议,四字弟弟也算有了代表作,大唐盛世,美不胜收;《九州缥缈录》美女云集,再加刘昊然,堪称神仙阵容,史诗卷轴,缓缓铺开;《陈情令》也顺利在后半程完成逆袭,热度不减。

《长安十二时辰》

《九州缥缈录》

等等,是不是漏了哪一部电视剧?

是的,就是存在感被碾压的《宸汐缘》。

《宸汐缘》海报

按理说不应该啊,张震加倪妮的“高级咖组合”,他们来演电视剧本该是皆大欢喜。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暑期,《宸汐缘》妥妥垫底了。

张震43岁,倪妮31岁,两个加起来70多岁的人,去演一对小青年腻歪,这个设定就首先让人觉得奇怪。

其次,倪妮再次证明,她的气质和脸蛋确实是不适合古装剧的,就连扮相上也显得有些土味。在《宸汐缘》中远不如张芷溪饰演的青瑶来得惊艳。

张芷溪 饰 青瑶

再就是倪妮的演技。一个一直被提起但不知何解的问题。

“倪妮有演技吗”,“倪妮到底是演员还是网红”,“除了《金陵十三钗》,倪妮还有其他代表作”,“倪妮的演技为啥从来没长进”…

或许,是时候直面这些问题了:倪妮,以演员身份出道,怎么就“混”成现在这样了呢?她是不是演技最差的“谋女郎”?

倪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01、出道即巅峰

该用那些词语来形容倪妮的演绎生涯呢?

“高开低走”,“出道即巅峰”,“起起落落落落落”…

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1988年8月8日,倪妮出生于南京,地道的江南女子。

小时候的倪妮

倪妮小学就读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她喜欢游泳,还是校游泳队的。当时六年级的倪妮,曾暗恋游泳队一个高三的学长。

倪妮谈起这段往事时说,“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那就是暗恋的感觉,印象很深刻”。后来,倪妮鼓起勇气跟那个学长说了一句话,就一句话。那个学长压根没理她。

小时候的倪妮

2007年,倪妮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是播音与主持。在校期间,天生丽质的倪妮人缘很好,而且还是班长。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倪妮都是那种典型“别人家的孩子”,是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而倪妮大学时的志向是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外企白领,至于拍电影,她可从来没想过。

2009年11月,大三下的倪妮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女演员,硬性要求是,必须是南京人,而且英语要达到能演戏的水平。

《金陵十三钗》美版海报

倪妮的大学班主任得知这一消息,觉得倪妮很合适,就给她打了电话,让她去参加面试。结果,在众多参选人中,张艺谋偏偏相中了非科班出身的倪妮,将由她出演《金陵十三钗》的女主角玉墨。

《金陵十三钗》:倪妮 饰 玉墨

这份从天而降的幸运,改变了倪妮今后的人生轨迹,也给了她一个极高的起点 — 新一任“谋女郎”。

因为倪妮之前没有学过表演,所以进组后,她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秘密演艺培训。包括言行举止、形体课、语言课、书法、学琵琶和打麻将等课程。

璞玉尚待打磨,张艺谋倒也是不急,愿意等。对于整个剧组来说,打从定下了倪妮后,就是一场豪赌,张艺谋说,“如果开机了她还没做好,不能达到,那就崩盘了呗。不是她(倪妮)垮,而是整部电影垮台”。

好在,倪妮没有辜负张艺谋的期望。

等到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后,倪妮这块玉,算是盘出来了。

《金陵十三钗》在当年拿下6亿元票房,成为2011年华语电影的票房冠军,更是入围了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倪妮饰演的玉墨烟波流转,风情万种,一颦一笑,都令人意乱情迷。

性感而不风情,撩人且有力量,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是加分不少。

倪妮赋予了玉墨这个角色非凡的魅力,充满了东方女性的媚与柔。

倪妮凭借这个角色收获了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人演员奖。

这么高的起点,让人们对倪妮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但很可惜的是,这部处女作《金陵十三钗》,就这么成了倪妮演艺生涯翻不过去的大山。

02、一山难越,满是下坡路

玉墨之后,倪妮也再无令人惊艳的亮相了。

纵观《金陵十三钗》之后倪妮的电影作品,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在这些电影中,5.6分的《等风来》竟已是“巅峰之作”了。

也难怪会有人问:“倪妮是发展得最差的谋女郎吗?”

且不跟巩俐,章子怡这样的大咖比较,反观同时期的另一位“谋女郎”周冬雨,在出道之初被吐槽长得不好看,身材也不出众,可如今也已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拿下了金马影后。

电影《杀戒》(2013)中,倪妮饰演一个妩媚性感的幼儿园音乐老师。

小酒一抿,眉头紧皱,社会我妮姐:

这到底是哭还是笑,真是一个内心情绪复杂的女子,都给我整蒙了:

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2013)中,倪妮饰演为爱痴狂的北漂女演员喵喵。

喊麦不手软,闭眼真潇洒,不知道这演的是啥就对了:

卯足了劲想要哭一个,可眼泪不争气,就是出不来:

电影《等风来》(2013)中,倪妮饰演一个虚荣矫情的时尚杂志编辑。

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表情是不可能有表情的,演什么都没有表情:

电影《匆匆那年》(2014)中,倪妮重回校园时代,饰演固执隐忍的女孩方茴,重现青春的美好。

逆光也清晰,唯美小清新,只要你能接受这种MV式的拍法,你就可以说《匆匆那年》勉强算是一部电影:

又到了熟悉的环节,有请倪妮为大家表演一个很卖力的“假哭”:

依旧是熟悉的环节 — 喝酒,社会我妮姐喝起啤酒也是一副旁若无人的癫狂姿态:

没事儿走两步:

电影《悟空传》(2017)中,倪妮饰演不服天命的仙女阿紫。《匆匆那年》之后与彭于晏的二度搭档,稳定不变的是倪妮的演技。

你看倪妮的样子,像一个快死的人吗?

“不管你凑得多么近,我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在电影《奇门遁甲》(2017)中,倪妮首次挑战饰演侠女铁蜻蜓。倪妮在这部电影里的出演和整部电影一样,都是灾难级别的。

“让我仔细瞧瞧你到底是谁”:

雨中抽烟,脑子抽风: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在倪妮的脸上仍然看不到任何表情,或许这就是“不忘初心”吧:

看完这些倪妮一言难尽的表演,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得天独厚的灵气,也不是每个导演对演员的调教,都是张艺谋这种级别的。

但还是那句话,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是允许烂电影存在,但不允许烂角色存在。

若是真正对表演有追求的演员,对于剧本和电影,是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并且逼着自己不断进步,不断磨练演技的。

但倪妮似乎并不是这样的。非科班出身的她,没有足够扎实的基础,同时倪妮还选择了一条平坦好走的大路,走起来是很轻松,可那也是条下坡路。

因为《金陵十三钗》一夜爆火后,倪妮被问到之后的事业规划时说:“必须是适合我的角色,因为我不是学表演出身,太复杂的角色不能胜任,会给对方和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把倪妮的戏路给定窄了。诚如我们所见,倪妮后来接了很多“傻白甜”式的角色,只需要动作夸张些,再来几个特写,美美美就完事儿了,那用得着演技啊。

可这样的角色与人们津津乐道的倪妮“高级脸”却是相悖的,看起来总是觉得有违和感。

倪妮所谓的“高级脸”,属于“鲶鱼脸” — “眼距开,鼻梁塌,大嘴唇,方下巴”,听着似乎不咋滴,组合在一起就有种很现代的“疏离感”,别样的美。

高级脸成了倪妮的招牌,也成了羁绊。因为倪妮的五官不是那种立体突出到让人第一眼就能完全记住的类型,她是靠气质和身材取胜的,需要细品。

因此她很不适合那些“傻白甜”的角色。但是,倪妮的演技又实在有限,又很难hold住那些有深度的角色。

这就是倪妮最矛盾的地方,也是她在表演上的困局。

那么既然拍电影不行,转战电视剧市场如何呢?

效果也不好。

2018年,倪妮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天盛长歌》开播了,并且是和陈坤演对手戏。

按理说是一部该大火的剧,但现实很残忍,《天盛长歌》开播后的收视率一路垫底,而围绕这部剧的讨论,也只不过集中在倪妮的美照和超高片酬上,鲜少有提及演技的。

这部剧倪妮的片酬是9800万元天价,单集片酬175万元,高得吓人。

03、制霸时尚圈

既然演艺事业多年来不见起色,那么倪妮是靠什么撑到今天的呢?

颜值,身材。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长得好看就是生产力。

拍电影,电影口碑扑街,票房惨淡;拍电视剧,撑不起收视率,演技和扮相都被诟病。如此看来,似乎真的只有时尚圈才是倪妮予取予求的一片宝地。

倪妮的穿搭和美照,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热度远比她的作品要高。她的人设是 — 娱乐圈“最会拍照的女明星”。

对于一些不怎么关注倪妮电影作品的粉丝来说,一提起倪妮,最先想到的就是她那些被无数时尚媒体转发分享的写真,评论里也是左一个“仙女”,右一个“宝贝”,就是没人说,“演得好棒哦”。

杂志封面女郎,硬照终结者,百搭衣架子,倪妮确实是既有气质又有颜,怎么穿都好看,怎么拍照都是大片。

可是,当这些写真和杂志封面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看多了难免会让人产生疑惑。大家对倪妮的印象,对比影视作品,好像时尚圈的存在感更强一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不得不抛出滴滴司机的那一句灵魂拷问了,“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没有”。

是不是可以说,倪妮是个时尚达人,是个穿搭博主,是个街拍模特,是个流量小花,是个高阶网红,却唯独不是一个演员呢?因为除了《金陵十三钗》外,再没有其余的代表作支撑她。

几年前,那是倪妮在时尚圈与影视圈割裂最大的时候,也是她大红的时候,她成为了GUCCI和Tiffany的代言人。有一次,她为某时尚杂志拍完封面后接受了采访,她讲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的外号叫喵总,我喜欢猫,但有时候,我觉得我更像一只鹅,因为鹅有翅膀,但不能飞。”

倪妮是个小机灵鬼,聪明得很。这么多年来,她自己又怎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

她说:“对,我不能再偷懒了。做一个演员,作品才是绝对值,代言,时尚,那些都是附加值。我要再笃定一点。”

倪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面过这个话题,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有演戏天赋的,但是不知为何连续好几部戏演下来,效果都不好。

滕华涛导演(《等风来》《失恋33天》《蜗居》《上海堡垒》导演)是这么跟她说的,“你怎么老演那么作的角色啊,你本身挺欢快的一个人,要多演那种戏,才有观众缘”。

可能,《金陵十三钗》只是一次天赋的奇遇,它其实不能代表倪妮就有极强的表演天赋,她只是遇上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

04、穿上旗袍的演员倪妮

贪图舒适是无法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倪妮也一直想把电影演好,可真的是身不由己。不过好在最近,倪妮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话剧是锻炼一个演员的绝佳平台,很多现在公认的实力派演员都是话剧演员,把话剧舞台当作了自己的加油站,比如有陈道明、倪大红、何冰等人。

而提到中国的话剧,赖声川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今年来,倪妮和赖声川导演开始合作了。倪妮出演了赖声川导演的最新话剧《幺幺洞捌》,这也是倪妮首次尝试话剧表演。

在话剧《幺幺洞捌》中,倪妮一人分饰两角,在文艺作家舒彤和神秘民国女子安娜间来回切换,二者身处不同年代,性格也截然不同,对倪妮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趣的是,在话剧《幺幺洞捌》中,倪妮又穿回了最适合自己的旗袍,看过那一组组剧照后觉得,倪妮简直就是为旗袍而生的。

旗袍,多么熟悉的装扮,仿佛梦回8年前的《金陵十三钗》,一袭旗袍,倪妮初亮相,光芒璀璨。

这冥冥之中恰似一个轮回,从《金陵十三衩》到《幺幺洞捌》,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到话剧,旗袍在身,就是最美的演员倪妮。

倪妮说:“别人用了几十年时间走到那个位置,我只用了几年,走到这一步我是缺失的,要用往后漫长时光来补足。我觉得就把这些 全当作代价吧,一夜成名的代价。”

其实啊,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宁可错得勇敢,也不要被完美绑架”。那么,就期待一个真正的演员倪妮能够归来吧。

(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QAmLWwBmyVoG_1ZLk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