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科学的内心疗愈之道

2020-03-06   三联生活周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无论是身处风暴中心的武汉人,还是其他人,都扛着这一场战“疫”所带来的情感伤痛。


从疫情爆发开始,人们就陷入了对于未知的恐慌和焦虑之中;随着疫情的持续,病毒在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突破着我们的心理防线。


看着电视、盯着手机追踪疫情发展的信息,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开始积聚,人们开始变得痛苦、愤怒,甚至陷入不自觉的过度焦虑中;那些站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更是让人揪心;更别说确诊、疑似的患者的恐惧和疑虑,家人、朋友的担忧、悲伤和失落,更是漫无边际。

情绪是人类生活的核心。身处疫情漩涡当中,人们的情绪极其复杂。其中有期盼、感动、感恩等正性情绪,但更多的是抑郁、焦虑、恐惧、恐慌、孤独等负性情绪,以及伴随而来的疑病与躯体化疾病等消极行为。


产生情绪是很正常的,如果情绪过了“度”,那就变得不健康。负性情绪的疏导不良或累积郁结,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及生理问题。

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是评估自己的情绪状况,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别忘了,人们的情绪状态与自身免疫力密切相关,稳定的情绪是抵抗病毒的强力屏障。

对此,三联中读在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基础上,推出了《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音频专题,通过实用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帮助大众了解疫情背景下个体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教会人们掌握情绪调节方法,科学处理情绪,从而平复心态,建立正向积极心理,帮助大家筑牢一道抵抗病毒侵袭的有力心理屏障,打好抗疫防疫心理“战”。

你的负面情绪是否过了“度”?来自三联生活周刊00:0012:28

点击试听小课《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


小课主讲人



主编:胡平,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简介:胡平教授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二届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参与2003年抗击非典的心理援助工作,对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有较多经验。本次手册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共同策划。


课程目录


01 你的负面情绪过“度”了吗?

健康的情绪/如何进行快速自我评估

02 如何疏导不良情绪、自我疗愈?

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和恐慌情绪/孤独感的自我调节方法

03 遭遇了严重心理创伤,怎么办?

“创伤后应激障碍”/“替代性创伤”/什么是应激反应?

04 如何与外在世界保持良好联系?

积极主动地与家人、朋友、同事诉说和交流自己的情绪。

05 当个体遇到了社会疏离

疾病的污名化/分离/丧失及其心理调节原则/自我封闭、压抑隐忍/心理失衡/极端心理问题。

06 如何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

正念是一种非常好的应对“难以抑制的担心”的方法。/冥想/认知行为疗法

07 阅读和运动,心理自助之道

阅读让人专注/运动遵循适度和营养跟进原则/提倡室内单人运动

08 疫情暴发期,特殊人群的疏压之道

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一般成人/家长的心理自助

09 彩蛋 |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10 彩蛋 | 焦虑抑郁症状自评量表

11 彩蛋 | 全国及部分省份心理危机干预机构与联系电话


点击上图订阅

《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小课

(中读VIP用户可免费领取)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zhongdu@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