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别再用爱绑架孩子

2020-05-28   学榜君

原标题: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别再用爱绑架孩子

父母们在成长路上,已经吃过太多的苦,没有人希望孩子再走我们走过的弯路。

所以当孩子呱呱坠地之时,许多父母就已经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让他能够走得一帆风顺。

可后来却发现,孩子总是不愿意走上那一条康庄大道,偏要往泥泞里钻。

明明是为了他/好,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懂事呢?!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就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家庭。

宋倩(陶虹饰)是一位优秀的物理老师,又是单亲妈妈,她将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她的孩子——乔英子的身上。

为了英子的未来,无论是工作,时间,金钱还是精力,她都可以放弃。

为了英子,她可以付出一切。

可这份爱却让英子难以承受,宋倩为了让英子考上700分,上一个更好的大学,禁止她进行一切课外活动,没收心爱的玩具,给房间装上隔音墙,甚至把墙面换成玻璃,好无时无刻监督孩子学习……

每当英子试图反抗妈妈的束缚时,妈妈总会流着泪说道:“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而这样的”为你好",却导致英子情绪崩溃,想要跳河自杀。

当你经常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感受到的从来都不是被关心的温暖,而是被捆绑的窒息。

下课去上奥数班,周末去上补习班,对你有好处!”

“在家这边多好,不准去外地上大学!”

“那个人条件那么差,跟他在一起你绝对吃亏!”

“考研考公务员未来才有发展啊,你那个工作有什么好啊?听我的,对你好!”

发现了吗?每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总是你要求孩子服从安排的时候。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医师和畅销书作家,她将这种行为称为 "情感勒索“,正是指这种利用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愧疚心理来操纵他人的行为, 用爱来铸就的枷锁,比真实的铁链更难挣脱。

总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呢?

伤害一,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意志并不重要的,不仅会造成心理伤害,更有可能形成低自信,低自尊的人格。

当你试图用“为你好”来让孩子听从你的意见时,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你无法从事实和道理上去说服孩子,而只能借由自己多活了二三十年所建立的“权威地位”来让孩子听话。

可是,孩子想要的是什么,难道你比他更清楚吗?

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中写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

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

女儿7岁左右。他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

“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贝蒂说。

当父母总是以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选择来代表孩子,不断地否定孩子的感受和判断,对孩子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而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

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变得阳光开朗呢?

伤害二,让孩子关闭亲子沟通的通道,变得冷漠。

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大量学生反映自己在亲子沟通中存在以下问题:

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家长要求我做某件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会向我耐心说明理由。

用”为你好“来要求孩子听从指令,恰恰是“从不耐心说明理由”的情况之一。

尊重孩子是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只有当孩子感觉到和父母沟通是一件快乐的事时,他们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

即使要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也一定要确保孩子能理解为什么应该这么做。

相反,如果每当孩子向父母分享自己生活的时候,都是迎来一顿莫名其妙的说教和指责,谁还愿意和父母聊天呢?

如果你发现孩子变得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了。不妨看看自己有没有犯以上的错误吧。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可却是家庭的投射。

越是尊重孩子的家庭,孩子越是健康活泼,有主见。

越想让孩子合自己的心意,孩子越想逃离。

试着松松手,孩子要走的路,让他勇敢去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