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板木乡地名文化(一)

2019-11-19     名相伊尹

板木乡 在杞县县境城南部,东邻宗店乡,西连竹林乡、圉镇镇,南接太康县龙曲乡、高贤乡,北靠傅集镇,总面积51.5平方公里。耕地6.3万亩,辖北张庄(邱堂、白庄、任庄)琉璃庙(东楚庄、西楚庄)、汤路口(杨庄)、马桥、张官(王宿槐、侯相禹、南杨庄)、东武旗(何庄、建庄)、陈子岗(刘庄)、东村(黄庄)、大李庄、马庄(蒲庄)、南村、张仙庄(张吴庄、张黄庄)、岗刘、中营(付里庄、后营)、北村(小李庄、前刘庄)、陈庄(梁堂、张仓)、谷熟岗、西村、柳庄屯、洼刘、朱庄(王庄、季庄)、吴庄、东侯堂、前营等24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148个村民组,11454户,343057人(非农业人口1378人),其中回族165人。乡人民政府驻地板木,故名。

1941年属杞南办事处,1944年8月属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区、第二区一部。1949年置板木区。1955年改称板木中心乡。1958年建板木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称乡。

全乡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东南低。铁底河由圉镇镇席天朗村入镜,经柳庄屯过板木北侧,到后营出境入宗店乡。西部有梁庄沟、谷熟岗沟、中部有羊角河、东部有汤庄沟,流向均为西北一东南。土质北部红龄,南部两合土,有些土质含有碱性。农业区。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机并挖渠道,治理铁底河,并在付里庄西建水闸,同时疏通羊角河、梁庄沟等6条河渠,总流长40公里,达到沟、河、渠互相通连,交织成水利网,灌溉面积达6.2万亩。打机井455眼,机电配套齐全。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烟叶、红薯、瓜果、蔬菜等作物。林业方面,乡和村委会办林场14个,面积1022亩,乡村大路为一条两行树木的乡村林荫道,村委会联办3500亩苹果园。

有小学24所,初级中学2所,乡卫生院1处,村委会卫生室30处,兽医站1所等。

中共芝圈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坐落在大李庄李家大院。

马守调、魏洪科、吴金、史绍林烈士碑在板木北侧。

文物古迹,有商代板木遗址、老坟岗、古墓群、陈子岗都尉祠陈平墓。

板木 在杞县城南30公里处。22个村民组,1978户,8616人,其中回族180人,耕地6173亩,板木东、板木西、板木南、板木北四个村委会驻地。

据该村明洪武年间碑石记载,因盛传此地风水好,群众多葬于此,故称板墓。清干降五十三年《杞县志.地理志)把“墓”字简化雅化为“木”字,故名。今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聚落椭圆形,面积1平方公里。有街纵二横二,呈“井”字形,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29眼。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中学1所,卫生室2处

公路东通宗店,北通县城

前刘庄 在杞县城南29公里、板木西南0.5公里处。6个村民组,73户,454人,耕地245亩。属板木北村委会辖村。

明刘姓早居建村,因居小李庄之前,故名。

聚落矩形,面积4.5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土,机井2眼。主产小麦、玉米、大蒜、棉花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

大路北通宗店一板木公路。

小李庄 在杞县城南29公里、板木东北1公里处,11个村民组,161户,1052人,耕地583亩。属板木北村委会辖村。

以姓氏名村,因村较小,故名。

聚落矩形,面积6.5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土,机井4眼,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村东公路通板木一杞县公路

大李庄 在杞县城南31公里、板木西南1.5公里处。13个村民组,722户,2975人耕地3925亩。大李庄村委会驻地。

以姓氏名村,村庄较大,人称大李庄。

聚落东西狭长,状似柳叶,面积33.3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和两合土,机井68眼。主产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1944年8月15日,在该村召开军民大会,正式宣布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机关设在路北李家大院。今公布为革命纪念地,省级保护单位。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村北公路通板木一杞县公路

谷熟岗 在杞县城南30公里、板木西2.5公里处:8个村民组,599户,2507人,耕地3692亩。谷熟岗村委会驻地。

相传夏太康出巡阳夏(今太康县)车驾经此,时值初秋,谷禾始穗,帝欲食新谷,命侍者于岗上见数十穗,制米作汤以进。后人随从此铁闻名村

聚落矩形,面积26.7万平方米。主街南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土,机井65眼: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部分村民坑塘蓄水植藕

板木一竹林公路经村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9KwhG4BMH2_cNUgDd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