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低、回本快、收益高!”
2018年7月,大学生小张通过微信群获取消息,一家电商交易平台可以通过注册会员、发展下级会员的方式,享受消费全返的福利。被利益蒙蔽双眼的她不断发展下线,疯狂购物,投入的数万元至今还没有着落。
2018年8月,王女士被同事拉进了一个叫“国际医药联盟”的公司,该公司称只要购买其公司任意产品满5000元即可成为公司会员,并获取公司原始股票500股,向朋友推荐还会获取“推荐奖”、“鼓励奖”。王女士和同事被这样的高收益诱惑,已投入资金数万元,还在持续拉拢同事、好友进入。
2018年9月,姜先生被一则广告吸引,开始参与一场传销活动。短短1个月内,他已经在该平台充值10万元,直到警方介入,他才知道自己被传销组织套路了。
相信你在看社会新闻时经常能看到这种事件
这些受害者被各种各样
低投入、时间短、回报高的宣传口号诱惑
而这种口号
往往就是传销组织试图将你
一步步拉下水散出来的诱饵
对于传销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处罚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传销组织的这些套路,你心动过吗?
除了案例中涉及到的几种传销行为之外,还有许多传销人员的惯用套路我们也应当加强警惕,看看有没有哪一个是你险些中招的呢?
1、诱惑陷阱:传销者往往以“高薪”、“高收益”等极具诱惑性的条件吸引群众加入。
2、套路杀熟:为了提高发展下线的成功率,往往先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等作为首先吸纳的对象。
3、精神领域:宣扬“成功案例”。从精神上潜移默化地灌输“传销致富”的理念。
4、暴力控制:采取扣押身份证件、重要财物,或派人跟踪等恶劣手段对“潜在下线”进行人身威胁。
5、噱头传销:以“善心救助”、“国家工程”、“连锁经营”等噱头,为传销活动披上一层掩饰的外衣,增强传销欺骗性。
6、网络传销:一种是借助互联网推广产品,不断发展下线;第二种是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获取佣金回报;第三种是传销组织设立网站,参与者通过交纳入门费加入网站,再通过发展下线获取积分。
面对这些传销欺骗行为,我们应该树立勤劳致富、传销违法的意识。不要为了小私小利就掉入传销组织的陷阱。如果不幸被骗参与了传销活动,要注意保存汇款帐号、汇款凭证、交费收据、介绍人及更高级上线人员的姓名、电话、互联网帐号密码等相关证据线索,及时提供给执法机关,以便于及时、准确地打击违法犯罪,保障自身的权益。
温馨提示:走上人生巅峰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只能脚踏实地、努力付出,切勿被利益蒙住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