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树辉老师原创,欢迎转发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为什么想到跟大家来分享这样一个话题,来源于我这段时间所做的一个个案咨询。我的一位32岁的来访者在找我咨询之初,它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指向自己的爱人。
这位来访者是一位女性,她的孩子已经五岁了,她认为所有的她在亲密关系当中的抱怨、对孩子没有耐心以及对这段亲密关系失去信心都是他爱人的问题。
所以一开始在做咨询的时候,她就会给我一种要声讨她爱人的感觉,用一句心理学的术语讲,就是把在婚姻生活当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进行外归因。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的这位来访者一开始是没有任何的想要自己去反思的想法的,或者有人说这样一类来访者是没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一类来访者。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她会发现,其实在她指责爱人的同时,她自己也有掩盖自己问题的嫌疑。比如说举个例子,在一次咨询当中,他谈到了自己的先生,跟孩子的一些冲突,他就会跟我讲,有他这样当爸爸的嘛,平时他不管孩子。有问题了,他管得比谁都起劲。我就会问他,我说他平时不管孩子的话,孩子的这些问题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女士告诉我,说是自己告诉他的,然后非常理直气壮的跟我讲,其实我本来不想告诉他的,但是他会要求我,让我把跟孩子相处的所有的问题都告诉他,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来管,所以我就会经常把孩子的一些问题汇报给他。
大家注意这位女士用了“汇报”这个词语,当然也是在心理学层面看是有它的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些词语包括我们说话的方式,一定是在一个非常特定的状态下来使用的,在家庭关系当中用“汇报”这个词,如果我们说的深一点,就会让我感觉到有一些要隔离情感的味道,但是在咨询当中这不是重点,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女士谈到自己的爱人对孩子非常的粗暴,非常的没有耐心的时候,爱人为什么会这样?是她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把一些对孩子的观察来告诉爱人,也就是说爱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代替他,表达着对孩子的不满甚至是愤怒。
我在这个地方给她做了一个解释之后,这位女士就似乎明白了很多,然后在以后的跟她的先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她就会有了自己的反思,比如说她会跟先生说,我绝对不再跟你谈我跟孩子相处的一些事情了,因为我跟你谈的时候,你好像不能完全理解孩子为什么是这个状态,好像我在这过程当中也有想让你去做黑脸家长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不再跟你谈了。
她开始反思她自己。本来一开始她认为她在亲密关系里,在家庭关系里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是跟自己的先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先生主宰着一切,但是经过这一反思,就在孩子这个问题上以主线往下反思的时候,她发现很多的问题都源于她自己。
这样的咨询我们做了有20次左右,我会发现咨询的方向在倾斜,也就是她从过去的一开口就会指责爱人,到现在的一开口就开始反思自己。比如说爱人对自己没有耐心,她会觉得是自己引导的爱人没有耐心,爱人对自己的一些不理解,她会觉得是自己没有讲清楚,然后再做了几十次这样的咨询之后,我就跟她讲,我说你现在开始对你自己分析的有点太过了,你好像很多的事情你都归到自己的范围之内,你太小气了,因为这本身是在关系里,你们两个人的问题你一个人承担了,这根本就是对你爱人的不公平,他需要去和你一起承担这些问题。
大家看到了吗?我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帮助这位女性,把问题要么从爱人身上,要么从自己身上,进行调整,其实问题有可能是在关系当中的。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点,我们要解决任何的问题的时候,都要有一个平衡的把握,也就是你过度指责别人的时候,有可能是你在掩盖自己的责任。当你过度地想要去看到自己的问题,过度的强调你自己在这个关系当中的作用的时候,有可能你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运用这种反思的方式开始在攻击你自己了,只不过你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当我们去看待一个问题或者是一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方向,这个问题一旦产生了,它不可能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他至少是在这个关系当中,我们是要有一个对这个关系的觉察的,也就是一个人最厉害的不是一眼看穿这个问题的所在,而是要有一个灵活性,带着这种灵活性去看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智慧和你的情感连接到一起了。我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体验。这也是一段健康的关系,一种最理想的存在的状态,也希望每个人会在关系当中去尝试着体验这样的一部分。
树辉老师
一个专心做咨询的实战派心理治疗师
一个在来访者面前没有正型,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玑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经常会有一些怪论,可是会深入你内心的非著名心理咨询师
总之是一个最不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头条号!
想让生活再幸福一点点,关注我们!
如果您有生活中有困惑想要问问辉哥,欢迎私信。
您喜欢本文,那就点个赞、关注、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