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之王——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本文转自百度古兽吧,原文作者“动物园企业巨头”。
自BBC狂野新世界传入中国以来,很多观众都知道更新世的北美洲曾生活过一属非常大的史前熊—短面熊。在此之前,中国等地都有发现的洞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最大的熊要不是短面熊要不是洞熊,其实最大的还另有其熊,那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南美短面熊。
南美短面熊虽然名字里带“短面熊”3个字。但它和短面熊是眼镜熊亚科下独立的两个属。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副剑齿虎和剑齿虎的关系,你总不能因为副剑齿虎名字里带剑齿虎3个字就说副剑齿虎就是剑齿虎吧。南美短面熊大概也就是短面熊的兄弟或表兄弟。
南美短面熊大概生活在更新世的南美洲,并不是所有种的体型都很大,有的也就跟巨型短面熊一样大或更小。然而最大的种类头骨却比巨型短面熊最大头骨长出一些,体型可能也更大。
从外貌和生活习性来看,南美短面熊都像巨型短面熊和洞熊的合体,它有和巨型短面熊一样高大的身躯(可能还会再高一点),还有和洞熊一样粗硕的身体,也比短面熊丰满不少。它们的体重也超过洞熊,可以达到1吨以上(洞熊超过1吨的体重应该是有些卫星的)
南美短面熊根据牙齿来看,可能和巨型短面熊一样喜好肉食(当然熊是杂食动物,巨型短面熊也是会吃植物,南美短面熊也一样)。却不像巨型短面熊一样四处游荡居无定所。它们可能会像洞熊一样穴居。
南美短面熊相当强壮,超过巨型短面熊。在大型动物四处游荡的南美洲,可谓是南美短面熊的天堂。它们不光可以轻易抢夺袋剑齿虎,泰坦鸟的猎物。也可以用力量打败舌懒兽,伏地懒,箭齿兽这样的大型猎物,乃至掀翻雕齿兽。甚至对居维叶象,剑乳齿象和大地懒构成威胁,不过捕捉后弓兽这样的敏捷的猎物南美短面熊就力不从心了,这项工作就交给了早期的混乱刃齿虎(事实证明,混乱刃齿虎靠捕食南美短面熊不能捕捉的猎物而在南美站稳脚跟,后来体型进一步加大,成了南美短面熊最大的竞争者。)
Arctotherium angustidens是已知5种南美短面熊中最大的,它不仅是最大的熊,也是最大的食肉目裂脚动物(最大的食肉目应该是海象和象海豹这样的巨型鳍脚动物)时代是早中更新世。其化石是在阿根廷被发现的。当时的阿根廷应该是郁郁葱葱的大草原,其上生活着后弓兽,箭齿兽,舌懒兽,雕齿兽等众多植食动物,南美短面熊,刃齿虎,袋剑齿虎(还有一些其他晚期的袋犬类),泰坦鸟则捕食着它们。
最大的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约在中更新世之初灭绝,其原因可能出于混乱刃齿虎的竞争。当时混乱刃齿虎体型开始变大,很快超过了北美的致命刃齿虎。并进一步在南美洲称王称霸。至少在Arctotherium angustidens灭绝之后,混乱刃齿虎成了南美洲的王者。不仅把熊压在了底下,还灭打败袋剑齿虎和泰坦鸟,有力扼制了拟狮的南侵。
虽然最大种群成了历史上的昙花一现。但其余小一些的南美短面熊可能存活到了晚更新世。学界对这个属最终的灭绝提出了以下几个看法:大型食物灭绝导致食物缺乏,气候的变化,人类进入南美洲的竞争。由于南美短面熊可能与洞熊一样穴居,所以可能把洞熊的悲剧又上演了一次。洞熊就是典型的与人类抢房子的牺牲品(虽然洞熊衰落的原因不在于此,但人类导致了洞熊的最终灭绝)人类进入南美洲的行动,也是导致混乱刃齿虎,大地懒,雕齿兽,居维叶象,剑乳齿象等很多南美史前动物的灭绝最大的原因。
南美短面熊复原图
南美短面熊头骨化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