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下班时间大曝光:别再忽悠我加班就是奋斗

2019-07-25   首席人才官

经授权转载:人力资源分享汇



在当代年轻人眼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出奇的一致。比如: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华为阿里腾讯。

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企业某种程度上就等于高薪,但是在华为和阿里这些企业,“钱多”这一点,他们是做到了,但“事少”呢?

当你看到他们下班的时间,你就会明白: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其实都是加班的味道!

1


01 华为:员工集中在晚上11点下班

低调到无声的华为,众所周知,加班甚至已经融入了公司的企业文化。

晚上8点半,是不指望有人出来的。


23:25,华为门口有了第一波小高潮,掐了5分钟数出来人数,25个人,7辆私家车,4辆电瓶车。23点左右,也是员工集中下班的时间。

00:34还有人骑小毛驴出来。


00:38更深露重,我又败给里面的程序猿了。

02 阿里:零点的蜂巢,依旧亮的像白天

同为大厂的阿里,在加班的这件事上自然也不会落下,双十一需要彻夜战斗的特例就不说了,直接住在公司。平时下班,阿里人也走得很晚。

19:55-00:00的阿里巴巴蜂巢,光彩耀人。


19:56,阿里大门前只有寥寥几人下班了。


22:33,阿里人开始陆续下班,大多都提前约好了专车,马不停蹄地回家了。


22点和零点是阿里下班高峰点,23:52的阿里大门又回血了。


00:00的阿里亮得像白天。研发部一哥们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就算三四点下班也这么亮。


阿里的员工下班时间,集中在21:30~22:00,但0点以后还有人陆陆续续出来。员工到家洗洗睡觉大部分也都是0点以后了。

03 腾讯:没有任何人逼你加班,但所有人都在加班。

之前网络上流行一个段子,说的是:深圳有一家奇葩网络公司,五点半下班,六点半有公司班车,没人逼你加班,但是为了能体面地坐着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大家愿意主动加班一小时。

六点半准备坐班车时,就会想起另一条制度:8点钟有东来顺的工作餐:样多,管饱,有水果。想想坐班车回家还得自己做饭,那就再主动加班一小时,吃了工作餐再回家呗。

8点钟吃完工作餐准备回家,又想起一条公司制度:10点钟以后打车报销。一天干了十几个小时,谁还有力气挤公交?那就再主动加班两个小时呗。

这个公司就是腾讯。

没有任何人逼你加班,但是所有人都在加班。

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在疯狂加班的背后,是高额的回报。就像员工反对的从来不是996,而是996不给钱。

2


加班,对于当代的职场人来说,已经是必修课。不加班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另类。

根据某招聘网站201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的职场人都难逃加班命运,90后和95后面临的加班情况最为严重。

其中45.5%的职场人每周加班2到3天,更有24.7%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加班。


虽然90后、95后因为爱跳槽、裸辞、抱怨加班等,给人留下“年轻人吃不了苦“的印象,但实际上加班最多、为工作投入最多的还是他们。

加班虽然苦,但是当代职场人,在对待加班的态度上,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只要钱给到位了,一切好说!


给钱的加班,顶多给你外伤,没钱的996,却会让你内外兼伤。

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的加班,当然让人无法接受。

3


当看到华为阿里等大厂的下班时间,以及当代年轻人的加班现状之后,估计有不少鼓吹狼性的老板又站出来说:年轻人就该有奋斗精神,加班才是有事业心的表现!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加班等于奋斗,拒绝加班就是拒绝奋斗。

但是真的这样吗?未必!

如果努力找错了方向,就是白白给老板做嫁衣。没有明确目标的“加班”,跟“奋斗”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届年轻人,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好忽悠!

某实名制职场社交平台关于加班效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人效率更高,而高达40%的人效率更低,43%的人效率与白天保持一样。

如果加班不过是延长重复劳动的时间,为了加班牺牲掉吸收新信息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去完成那些真正让自己成长的事情,这并不是真正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