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带点苏东坡的影子去生活
——读《苏东坡传》
一日,在“秋哥的客厅”中,看到晓余老师大赞网红李子柒。当时,我正好读完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于是,我在群里回了一句:“如果苏东坡在世,一定胜过李子柒。”晓余老师回应:“这个服气。”
对于网红、明星,我一向不妄加评论,但对苏东坡,我却不得不倍加崇敬。除了敬重他的才华,我还崇敬他灵动、洒脱的精神。我常常想:一个人,在生活中,若能带点苏东坡的影子去生活,那么,当他遇到挫折、困惑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坦然面对的勇气呢?
一、读书
苏东坡从小受父母影响,饱读诗书。聪颖好学的他,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由此可见,在学习上若带点苏东坡的影子,工作应该不用担心了。
二、榜样
苏东坡,在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进京赶考,苏母在家管教孩子。一日,苏母教东坡读《范滂传》,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嘛?”东坡因此树立了他日后学习的榜样。在他做官期间,清正廉洁,时时心系百姓,为民造福。
三、兴趣
幼年时,苏东坡除了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他和弟弟会与堂兄妹玩耍,会去鸟窝看鸟,会在菜园中掘土,会练习书法、绘画等等。这丰富的兴趣,为他日后诗、文、词、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交友
乐观、豁达的苏东坡,喜欢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正如他自己所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正因为他广交益友,所以他所到之处,从不孤独。即使在困境中,苏东坡也能把日子过得如向日葵般灿烂。
五、家庭
苏东坡一生,有三位女子与他密切相关——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这三位女子,温婉、孝顺、善良、有修养。为苏东坡动荡的仕途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他的三个孩子也非常孝顺。良好的家庭环境,成为苏东坡坚强的后盾,让他在朝廷“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境况中,还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家庭孕育了苏东坡伟大的人格与社会良心。
六、处世
“富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苏东坡一生,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发展慈善事业,创办公立医院,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尽生机和温暖。虽然,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但他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他对一切事物充满热爱。春天百花吐蕊、夏日绿柳拂堤、深秋清风明月、隆冬玉树琼花……在苏东坡眼里,都是别具一格的风景。他还注重养生、游历、制作美食……生活的情趣,在苏东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带点苏东坡的影子去生活,生活也会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般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