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得体是女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2019-06-15   语非年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这首歌是我们整个青春的印记,也是刘若英懵懂青春的烙印。

一提起刘若英大多数人都会先想到《为爱痴狂》和《后来》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一个关于她和陈升的故事。

其实,刘若英与陈升之间仅仅只是真真切切的师徒之情而已,大家都误解了。

陈升曾说:“因为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

这的确是说刘若英,但无关乎他俩的故事。

01.被误解的感情

在2010年3月凤凰卫视播出的《刘若英——淡淡奶茶香》节目中,许戈辉一直想问刘若英她和陈升的感情,但是又不知如何开口。

许戈辉:其实我是在绕着圈子问一个我不知道该怎么问的问题。

刘若英:你是要问我,陈升是不是我爱的人呐,就问啊。

许戈辉:我不敢,因为我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刘若英:没有不合适。因为他不是。

许戈辉:我挺难理解和想象,如果他不是,为什么你在他面前会好像,有那么多的委屈。

刘若英:没有,其实我也是从网上才知道我们的绯闻的。

许戈辉:这样的?

刘若英:对,我看到网上的时候,我说,哎哟。但是我当时还没把它想得很严重,因为我认为没有人会相信,所以我就看,我还很乐,你知道。我说终于有点轻松的小花边出来了,后来发现怎么越搞越大。

许戈辉:而且有很多人就是特别为你惋惜。

刘若英:对,我就觉得我特别对不起那些人,他们都给那些不知名的网友给骗了,其实我有更巨大的一个爱情故事,等我老了以后才能告诉你们,但与陈升是无关的。所以我有一度都觉得说,如果我来解释我跟陈升之间的情感,我认为是侮辱了师徒的关系,我觉得那是对我师父跟不敬的事情,但是确实大家已经把它越来越说成真,还把它写成小说,甚至好像他都在旁边看到那一切的发生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澄清了,就是他真的就是我的一个师父,而且他就是,因为我爸爸都跟他,都跟他说过谢谢,就是我爸爸觉得,他没有做好一个父亲的角色,可是陈升做到了,所以我觉得,就是这样子,对。反正这个时代信不信由你们,反正也无所谓了。

陈升曾说过:“刘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虽然不算标准美女,但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

不只是陈升看刘若英是温润清芬的,相信很多观众也有同感,只是陈升帮大家总结出来罢了!

刘若英明知这个时代去多做些解释,是无谓的,可还是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在节目里向大家澄清了那段师徒之情。

不过是想在今后的爱情里可以得体些。

“有一件事,比漂亮更重要,需要女人用一生去修炼,那就是——得体。”

02.为人处世的得体

有一次访谈,主持人采访阿信,提到了好朋友刘若英。

阿信说:“在刘若英的灵魂和为人处世里,有一个很强烈很巨大的部分,你会非常认可,而且崇拜那个部分。”

主持人问:“那个部分是指什么?”

阿信说:“得体。”

刘若英出身于名门,祖父是国民党陆军上将,祖母是名盛一时的校花。

在刘若英自己的书里《一世得体》这样描述她祖母:祖母只要出了卧房门,永远一身齐整的旗袍丝袜。

如果家里请客吃饭,客人一上桌,会先上热毛巾净手,免得大家来回往返洗手间。吃到第四道菜上个冷毛巾,喝完汤再上个热毛巾去油。

最后一杯热茶再来一条冷毛巾,让人清爽,准备吃水果与甜品。光从这冷热毛巾的讲究,可想而知其她待客的细节。

祖母还坚持自己下厨做几样招牌菜,这是对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算好时间,出了厨房还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没凉,头发也没散。无一处不得体。

祖母常说:“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对我们的认同与尊重,我们应报以全心。”

如此优雅自持,事事得体的家风,刘若英早已耳濡目染,将它深深地嵌入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中。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她得体的表现。

刘若英团队的工作人员曾讲过一件事情,有一次庆功宴,刘若英彻底喝大了,醒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干过什么,她问工作人员:“我是不是干了很多丑事?”

工作人员说:“我送你回酒店,刚出餐厅大门,你就说,停。然后四处张望,确认没有狗仔跟拍,你这才下楼梯上了车。车开到一半,你想吐,但怕弄脏车,赶紧叫司机停车。你使劲憋住,跑到很远的地方才吐了出来。

回到酒店,你已经站立不稳了。还要跟门童道谢,跟服务人员道谢。电梯来了,你进去后又出来了。别人问你:不上去了吗?你说:‘我一身酒气,怕熏着你,我们等下一趟,妹子先上去吧。'”

即便在醉酒失去意识之时,刘若英依然保持得体。这种得体,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03.在爱情中得体

2010年因为导演滕国华的介绍,刘若英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钟石(也叫钟小江),

当时一看见钟石,刘若英就觉得这个高高大大、斯斯文文的男人很顺眼。没过多久,两人便开启了交往,交往半年多后,也就在2011年8月8日,两人在北京领证。

在和钟石谈恋爱时,情人节快到了,钟石工作很忙,没时间陪刘若英。

刘若英便特地打电话告诉他,没时间的话不用特地陪她,也不用花心思送花,鲜花随时随地都可以送,没必要一定要在情人节那天,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似的。

一开始,钟石以为刘若英在和她赌气,后来看见她真的不介意才放心。

刘若英觉得:成熟的女人就是这样子,更注重一份感情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在意形式。这份大气和豁达想必没有多少女人做得到。

女人的成长是从年轻时的蛮横不讲理,成熟时的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脱离了男人,不成为男人的附属物,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这对于你爱的男人来说,是让对方不觉得束缚,感到舒服;对于爱你的男人来说,是他无法离开你的牵挂。

钟石在对刘若英求婚时说:我想和你生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我对你的牵挂还有那种时时刻刻有失去你的担心,因为我觉得你很享受单身生活,这真是太让我害怕了。

刘若英从一个为爱痴狂的女生,到如今成为知性得体的女人,或许没有几个人能看明白她自己在爱情中多少心酸的修炼,才练成如今对待爱情豁达的心态,得体的去爱。

04.特有的独立与得体

从20岁开始,刘若英就没有老过。无论结婚狂中那个勇敢坚强的方小萍,还是《天下无贼》中那个隐忍善良的姐姐;无论是《生日快乐》中,为爱落下眼泪的普通女孩,还是《人间四月天》里,那个不善言语,却坚韧独立的张幼仪。刘若英云淡风轻的面庞里,记录着她的花开、绽放。我们爱每一个阶段的她,因为每一个阶段,她都能带来惊喜。

正如张嘉佳所说:喜欢刘若英,不是她的某个阶段,而是整场花开的过程。一路追随着刘若英的成长和改变,就像看着一朵睡莲安然绽放,不张扬,不热烈,却美得深入人心。

刘若英热爱音乐,做陈升的助理三年之久,扫厕所、买奶茶什么都做;她也喜欢拍戏,从《少女小渔》走入大众视野,到《粉红女郎》为人熟知,再到后来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深深烙印在一代人的心中。

她还热衷于阅读与写作,她说:“工作再忙也不忘读书,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读书让我充实而快乐,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意义。”

而写作,在她身上无处不散发着文艺的气息。从随笔散文《一个人的KTV》到对生活无微不至洞察的《我的不完美》;再到后来,她又利用怀孕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访谈散文集《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宫崎骏在《猫的报恩》中说: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刘若英就是那个活得随心所欲,却从未随波逐流的一个。

在浮躁的娱乐圈,刘若英坚持读书、写作、唱歌、演戏;从出道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将她历练成了遇事泰然处之之格局。如今,婚后的刘若英,也从未懈怠自己,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坚持与先生的书房分开,无论任何时候,都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立与得体!

这就是我们最爱的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