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越南新娘”

2019-09-08   条码新鲜事

这是一张十年前的图片,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越南新娘介绍,只要20万”。这张图片曾经多次出现在当时拐卖越南妇女的新闻报道中。多年过去,在警方的强力打击下,买卖越南妇女的现象大幅减少,不过依然没有杜绝。现在,犯罪嫌疑人以一种更隐蔽、更狡猾的方式游走于边境,伺机而动,警方又该如何应对?2016年10月底的一天,昆明铁路公安刑警支队接到一个举报电话,最终挖出了一个公安部督办的案件。破案过程惊心动魄,一条黑色产业链也浮出水面。

警方接到举报

一个匿名的举报人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说是有一个姓叶的男子,从浙江过来,在云南这边,拐卖一些女的,卖给当地人当老婆,然后我们继续想问他接下来的一些信息,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昆明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李明洋

分析确定该举报为可靠线索

锁定犯罪嫌疑人叶某伟及其它贩卖中间人

无法联系上匿名举报人,警方难以获取更多有用信息,警方分析研判的依据是“叶姓男子”、“浙江开化”、“云南马关”三个关键词以及火车站实名购票系统,然而系统内包含几百万条信息。

通过对几百万条数据反复筛查、甄选、研判,警方发现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人员叶某伟与举报情况吻合。

锁定犯罪嫌疑人叶某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顺藤摸瓜,警方发现叶某伟到达马关后,先后和张某梅、张某伟联系,这两人曾有拐卖越南妇女的前科,顺着这条线索,警方查到,除了浙江籍的叶某伟外,山东、湖南、江西等多地,都有数名中间人在和张某梅、张某伟联系。越摸排,越心惊,举报电话背后有可能隐藏着一条惊天的黑色产业链。

顺藤摸瓜找上下游

警方挡获贩卖中间人,解救越南女子

昆明火车站候车室

2017年5月3日

“当场经过盘问就发现,跟他们买票的女子,不会说中文,我们无论侦查员问她什么,她都是笑着看着我们,后面进一步确定,她是一个越南女子,然后是中间人,借了一个湖南籍女子的身份证,来这边购买车票,想要把她带回去湖南。”

——昆明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李明洋

经过询问,这名越南籍女子是被诱骗来的,听说嫁到中国能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她便相信了,直到被解救,她才醒悟,在一个陌生的的国度生活,语言不通、前途未卜,一切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二天,在警方的帮助下,这名女子回到越南老家。

拐卖产业链逐步清晰

“专门有几个嫌疑人在境外进行诱骗,跟当地的妇女女孩子,骗他们过来打工、相亲、旅游,诱骗之后是一般偷越国境进入中国,进入中国境内之后,开车把他送到云南的马关县,交给那两个嫌疑人,进行关押。”

——昆明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李明洋


贩卖和婚介的边缘

项某海是其中一名中间人,今年42岁,因为家里穷,一直娶不上媳妇。他所居住的马关县梁子上村,有50户人家,其中15户,都找越南女子为妻。

项某海:他们要18000,我说那18000就18000吧,只要跟自己过得去,18000也管他的。

记者:那你是怎么想的?

项某海:我们这一把年纪,30多岁,还没有结婚,不找一个也不行,以后自己就要断子绝孙。

警方再次破案

一波三折,警方在元阳再次捕获另一波人贩中间人

犯罪嫌疑人马某明靠打零工为生,独自抚养女儿,她说,其实在被抓获之前,她就已经收手了,但犯罪事实已经发生,这样的收手于事无补。

犯罪嫌疑人马某明:“在这里我每天都想我的孩子,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我错了真的错了。”

几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辩称自己是帮人介绍对象,收钱是好处费,事实上,这和正常介绍对象有着本质区别。警方的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凡是收取费用的跨国婚姻中介都是违法的。

警方智斗狡猾人贩子

一人承担多个环节角色谋取利益最大化

“这个人比较狡猾,也比较残忍,因为其他人对这些看守的女孩子,进行施暴的情况并不多,多数还是进行一种恐吓威胁,而这个陶某呢,对那些抵触情绪比较大的,他往往上去就是威胁,殴打,甚至是性侵,直到这些女的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情绪之后,他就跟全国各个省的中间人进行联络,开始贩卖这些被他拐卖过来的女孩。”

——昆明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李明洋

犯罪嫌疑人通常根据越南女子的年龄和外形定价,最终的成交价格在七八万到十几万之间,省内中间人获利较少,上线嫌疑人和各省中间人获利最多。人均获取非法利润高达5千至8 万元人民币不等。

贩卖越南新娘的背后

这种现象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和男女比例失衡的地区更为普遍。在那些地方,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寻找当地女子的话,结婚成本较高,于是很多人会铤而走险。

公安机关解救出那些希望回家的女子。对于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生了孩子的妇女,如果她们主观上想留下来,是可以批准留下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拐骗,这句简单的话背后,透露出的背景是:淡薄的法律意识,和愚昧的传统思想,仍然需要当地政府加大普法力度和教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