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晚上最好别带宝宝出门,专家:不是迷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2019-10-15   羊驼阿福

养育宝宝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宝宝到了晚上又哭又闹的,家长打不得骂不得,可又怎么哄也哄不好,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停止哭闹,就会带着宝宝出去玩,但是这种晚上带宝宝出去的做法,却遭到了多数老人的制止,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老人迷信,其实有些原因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

夜晚安全值太低

其实一个成年人都特别怕黑,更别说宝宝,当人在黑暗中就会幻想很多令自己害怕的东西,可能会给宝宝造成心理阴影。而且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经常会有一些流浪动物,它们经常到晚上寻找食物,如果父母此时带着孩子经过草丛,遇到它突然蹿出,也会让宝宝受到惊吓。另外,晚上路面比较漆黑,即使有路灯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路上有一些危险物品,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安全。

容易使孩子感冒

现在昼夜温差比较大,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晚上的时候气温甚至只有几度。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完善,身体的免疫力也很弱,如果孩子一旦接受不了这种温差,很容易着凉生病。另外到了晚上,气候比较湿润,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宝宝被细菌入侵,进而产生其他疾病。但如果不得不带宝宝出门,父母要做好保暖措施,给宝宝穿着保暖效果比较好的衣服,比如羽绒服,既轻盈又保暖,是宝宝的不二选择。

不利于身体发育

宝宝成长发育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宝宝在白天喜欢跑来跑去的,到了晚上会特别累,需要足够的时间补充精力。如果父母在晚上带宝宝出门玩,就会导致宝宝休息不好,影响他的身体发育,长期这样的话,还会影响宝宝的心智发育。另外,对于晚上夜生活比较丰富的城市,到了晚上会特别吵闹,宝宝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吵闹的声响会给宝宝的听力带来伤害。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不要在晚上把他带出去。

总之,生活中如果没有特别需要的话,晚上最好不要带宝宝出去,如果宝宝因为其他原因受到伤害反而会得不偿失。看完这些原因后,爸妈们,你还会在晚上带宝宝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