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过御窑厂,别说你去过景德镇,御窑厂到底埋了多少宝藏

2019-09-21   文藏

景德镇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如果你到了景德镇只知道买点精致的瓶瓶罐罐带回家,那你还真的白去了,因为景德镇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可以说是非去不可。

来到景德镇,如果不到御窑厂是非常遗憾的,其实光看名字就知道很不一般。因为御窑厂是古代专供皇宫御用瓷器的地方。

御窑厂遗址地处市中心珠山中路、中华北路一带,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景德镇御窑历明清两代达600多年,在我国陶瓷史上书写了许多辉煌的篇章,使赣北一个小镇成为世界陶瓷的圣地,令景德镇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

多朝以来,御窑厂不仅烧制了无以计数、精美绝伦的瓷器,还完整地展现了皇家御用瓷器的历史脉络,并且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在景德镇御窑厂,以前皇帝还特令督陶官在此坐镇,监视皇宫用瓷的制造。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明清官窑遗址,御窑厂的周围地底下埋藏了无数宝贵的文物,所以这是一个宝藏地点。

御窑厂出土文物

从宋元开始,景德镇就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窑厂。明清时朝廷在这里设置的“御器厂”,各代皇帝都很重视,因为这是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重地。

御窑厂出土文物

为了保证把最优质的瓷器送到宫中,每次开窑时,官员都要在千万件基本相同的成品里挑选出一件,这样能确保皇家用瓷是独一无二且质量最优的“孤品”。皇帝还有一些小心思,还要严防其他“次品”流入民间,就把剩余的那些不被挑选的成品,一次性残忍地销毁,所以就形成了前文提到的,很多古代陶瓷被掩埋在了御窑厂的周围。

龙珠阁

而在景德镇御窑厂,有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就是建在珠山之巅的“龙珠阁”,从唐朝开始修建到现在,经过了很多风风雨雨。

龙珠阁,在唐代初建的时候叫聚珠亭、宋代又改为中立亭、最后在重建后更名龙珠阁。龙珠阁自唐建造以来,可以说是几度兴毁,因为历史及外观的多种因素,成为反映景德镇千年历史的代表性建筑。

这些年来,有关考古研究人员清理和发掘了埋藏在御窑厂周围落选贡品的遗存有十多处,以此获得了大量官窑标本。在经过考究下,把这些碎片一边分类,一边复原,到目前为止已经修复出超过千件的官窑珍品,其中也看到了历代“孤品”或精品。

御窑考古全景

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现代人才得以欣赏到各朝各代的官窑佳作,同时也了解到今日的瓷业发展和当时各朝制品的传承关系。

御窑厂出土文物

在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中,明代御窑瓷器品类是最丰富的,出土了很多以往都没见过的考古传世品,这就是我们珍贵的考古资料。

御窑厂出土文物

当我们能看到这些命运多舛,失而复得的瓷器时,心中会翻腾着汹涌的浪潮。如果没有国家对于考古工作的重视,没有考古队员们的努力,这些精致的瓷器,就会一直以碎片状态,永远地沉睡在地下,不得再见天日,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知道御窑厂的神奇到底在哪里了,值得你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