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防城港市下辖的东兴江平镇,
不仅在本地家喻户晓,
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
它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
全国文明村镇、广西特色文化名镇、
第一批防城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
于一身的“网红镇”。
这个居住着壮、汉、瑶、京等
11个民族的小镇如此“优秀”,
离不开一种常年盛开、芬芳馥郁的“花”,
那就是各民族互相关爱、
和睦相处的民族团结之花。
一直以来,江平镇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加快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篇章,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各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在我市命名的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中,东兴市江平镇,江平镇城北社区、巫头村、氵万尾村均榜上有名。
舞动边海魅力 “京”诚团结开出致富花
氵万尾村地处江平镇的最南部,与越南隔海相望,既沿边又沿海,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公里,常住人口5744人,京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是全国少数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
美丽的氵万尾村。(资料图)
今年57岁的苏桂芳是地地道道的氵万尾村京族人,以前从事边贸生意,收入很不稳定。看到家乡的旅游产业越来越兴旺,他便自己当起老板,从2009年起经营了一家4层半的宾馆,用心经营至今。“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在自己家乡脚踏实地做生意,不用到外面东奔西跑。”苏桂芳说。
到村委办事的苏桂芳。全媒体记者 丁蕾 摄
近年来,氵万尾村深挖“海”的潜力,做足“边”的文章,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海蜇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同时将京族特色文化融入旅游经济发展,积极打造金滩、京族博物馆等景点,通过“唱哈”、竹杠舞、独弦琴等边海民俗文化的优秀传统表演,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来此观光,为村民致富赋能,为乡村发展造血。
氵万尾村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旅游服务等产业。
“目前,全村有对虾养殖5000多亩,海蜇加工场40家,酒店和民宿165家,65%的村民参与到滨海旅游业,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氵万尾村党支部副书记苏海兵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全村村民凝心聚力、团结一心求发展的结果。
氵万尾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拥有富足生活的同时,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氵万尾村每年都举办京族哈节,三个自然村还分别成立了艺术团,经常组织“唱哈”、竹竿舞表演、独弦琴弹奏等民俗文化演出。当地先后建立了哈亭、京族学校、京族字喃文化研究等,传承和弘扬京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间的交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文化的土壤上盛放。
氵万尾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延绵数十里的滨海风光,宽阔平整的马路,漂亮大气的楼房,干净整洁的村貌······如今的氵万尾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京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
风光旖旎的金滩。
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社区结出幸福果
来到江平镇城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墙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大字格外显眼,大厅内设有法律服务、民政服务、社保服务、文化服务、党群服务等5个服务窗口,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服务热情而周到。
江平镇城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媒体记者 丁蕾 摄
“我们社区共5067人,其中有京、壮、瑶等少数民族2430人。为了方便各族群众办事,社区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城北社区监委主任廖树鹏表示,服务中心周一至周五均正常办公,平均每天接待办理业务的居民200人次。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居民群众。
居住在城北社区的叶阿姨是一名文艺爱好者,2010年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城北社区江边舞蹈队,团队规模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最多时的23人。“我们队里有壮族、京族、瑶族、汉族4个民族,大家早上打太极、晚上跳广场舞,就像亲姐妹一样,每天唱唱跳跳很开心。”
参加文艺活动的叶阿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在叶阿姨和她的队友们暂停了文艺活动。“疫情期间,我们社区每天都播放防疫知识,告诉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引导大家不要聚众,在家多锻炼身体。遇到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很积极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给了我们很大的安全感。”叶阿姨说。
城北社区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城北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彻于日常的点点滴滴。帮助五保老人买菜、交水费,走访看望困难群众,开办培训班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利用宣传栏、图书阅览室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社区的各族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
和谐、幸福的城北社区。全媒体记者 丁蕾 摄
共同团结奋斗 各族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在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带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社区,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使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互学互助、相亲相爱;
全媒体记者 丁蕾 摄
在学校,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融;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活动,让民族团结的意识在青少年心里扎根······
江平镇以推动民生幸福、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民族教育、提升民族文化繁荣等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红包”,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随着江平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幅“滨海宜居村庄美、兴边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内容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
▍综合编辑:掌上防城港工作室
▍内容审核: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法律顾问:广西维冠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