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合肥的人都知道,合肥一直都有"霸都"的别称。然而2020年新年伊始,合肥却有了一个新的称谓——四都名城。合肥,这座集文化,包容,科技与创新为一体的现代都市,正步履向前欣欣向荣。
<合肥实景图>
NO.1|文化之都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与灵魂,更影响着这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
合肥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着"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境内的名胜古迹众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更是孕育出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诸多历史名人。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徽派文化中最具盛名的新安画派"海阳四家"在合肥久负盛名,传承至今;徽派版画和徽州刻书的发展到清代以后最富盛名的收藏点也是合肥的各大书局;徽派建筑的现代发展,更体现在合肥的建筑保护和仿古建筑复建上。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经历时间的洗礼,徽派文化凝聚在风土人情中,成为合肥人传承的根本。
<徽派建筑实景图>
NO.2|包容之都
2019年4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公布了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合肥继2017年之后再度位列前三。新时代,合肥用热情开放、用包容和舍得缔造了未来。
目前,合肥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相关专家近90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1400人、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约130人。
2004年,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 "国家科研创新型试点市";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正是因为包容,成就了今天的合肥。
<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NO.3|科技之都
云集的学者、卓越的基础研究、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外界对合肥的第一印象。合肥正以"科技之都"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作为科技之都,合肥的高科技产业出现了惊人的发展。政府大力支持的京东方,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半导体显示企业,资本市场已经把科学作为了合肥最重要的标签。
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遍认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是有望彻底改变世界的未来三大科技,而这三大科技都是合肥的强项。
合肥以一个科技之都的模样,已进入全球视野。科学,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宠儿,也重新定义了城市的气质。
<合肥科学岛实景图>
NO.4|创新之都
一批"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产品;一条穿过安徽创新馆内的"量子隧道",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世界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车线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这些让所有人目不暇接。
科技为城市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大批超前谋划的"未来产业",正成为推动合肥发展的新引擎。合肥像一匹黑马,弯道超车,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明珠。
2020年,合肥更被评为全国创新城市TOP10,对于合肥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之都合肥正在书写属于它的新篇章。
<合肥中央公园设计图>
集文化、包容、科技、创新为一体的合肥,正站在时代的前端。如今,一座"双核双带多组团"的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在开启合肥的新篇章。作为滨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规划的中央公园,将成为合肥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
龙湖·景粼玖序,全球第六座景粼系TOP级城市豪宅。中央公园封面作品,165天劲销20亿,连续六个月140㎡产品销量TOP1,引领2万+高端改善市场。建面约147㎡一线滨水洋房Y8,开年上新,恭迎全城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