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疾病并不是医生医好的!其实:要想让病好,先得求自己

2019-07-16     常海沧说养生

90%以上的内科疾病,如果你只是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希望透过一个医疗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掉,最后都极有可能比较失望。

内科疾病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

实际上,大多数的内科疾病都跟两个原因有很大关系。

第一个,是跟人的情绪有关系。

因为思虑跟脾之间有关系,一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一个情绪波动的人,他发生内科疾病的风险,要比情绪非常顺畅的人要高许多。

第二个,过去的饮食结构有问题。

过去吃的很单一,饮食不洁,习惯特别不好,比如他没能按时吃早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时间长了,就会引发各种内科疾病,像各种肠胃问题。

内科疾病治好的核心是什么?

既然我们知道了内科疾病的原因跟情绪,跟饮食有关系,所以核心不是怎么样去治疗它。

而是要透过关于情绪的这样一个调整,通过饮食的这样一个变化,慢慢使受到影响的胃肠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得到一个纠正,这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从内科疾病的治疗思路上来讲,许多许多的疾病,它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对病要建立一个逻辑,病到底是什么?

病其实是我们过去做错了,做的不对了,今天身体通过疾病在给你做一个提醒,让你要回到正道上来。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不果断。为啥不果断?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层面从来没有打开过,你的身体没有经过“武”的这些训练。

所以,我和其他大夫的意见不一致,他们面对胃病的患者,就是建议开点药吃点,而我却是通过找到他性格当中的缺失所在,然后进行纠正。

你得知道这样的逻辑,而不是说疾病来了,只是去通过医疗手段解决它,就这个思路是局限的思路。

那既然内科病跟思虑有关系,跟不果断有关系,所以我们要透过心理的设计也好,或者一定的体验也好,改变也好,慢慢让我们变成一个比较果断的人。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我有一段时间跑到云南那个深山里边去,在云南曲靖会泽县,下面有一个镇,我在那去看一个从武汉去的老师,他在那深山里边,做一个教育的实验田

他带的有十岁以内的,大概6—7岁左右的小孩做实验,他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策略,让这些小孩练武术。

我们看到那些小孩在房子里面翻跟头,他从这边翻到那边去,再翻过来,40分钟以内要翻800个跟头。

那都是6—7岁的小孩,所有人都翻的汗流浃背的,但是他们体质都很棒,对抗能力很强。

这些小孩虽然看起来年龄很小,但他们的思维都很快,反应很快,这样做任何事情都会很果断,决绝。

这种思维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通过他们这种锻炼,有大运动量的锻炼,或者是对抗锻炼,或者是整个身体层面的锻炼。

一锻炼以后,身体层面,肌肉层面,都已经收到这种感觉了,然后这种感觉传到大脑去,人就变得果断了。

所以,过去的有一种说法是不对的,什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呀,我觉得头脑发达得四肢先发达,你四肢发达了头脑才能发达,四肢都不发达,头脑肯定也很僵化,最后就是一文弱书生么。

治疗内科疾病的正确策略到底是啥?

如果大家有条件,可以先找个老师或者武术馆,练半年的武术,最不济也打个太极拳,或者站个桩,蹲个马步,打打坐也可以,练练内甲的功夫。

就只需要区区半年时间,你的身体层面就会苏醒,能量回流可以了,人就可以变得果断了,基本大部分的内科疾病就会好起来。

这才是终极的思维,没有这样的思维,没有这样的一个顶层的设计,没有这样的一个高度,你只是告诉他,你注意饮食,用点药物,最后是有好转,但没过多久,问题又复发了。

只要你把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原因没有找着,你的身体问题始终在那卡着,医生给你所做的策略也都不是针对性的策略。

所以,这就是人群当中有那么多内科疾病的病人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的原因。

文字整理:张小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百度图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PS. 本文版权归我们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ekqEWwBmyVoG_1ZSZ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