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逼轰轰轰的合资品牌到了新能源车时代就沉默了

2019-07-08     纯电车EV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风起云涌,居然压根没有合资品牌什么事。为什么燃油车时代牛逼轰轰轰的合资品牌到了新能源车时代就沉默了呢?难道跨国企业也力不从心的一天?

国内品牌已经力推新能源车好几年了,不少品牌都紧跟国家补贴政策引导,积极研发销售新能源车,可就是极少看到合资车企的消息。目前吉利、比亚迪、北汽、荣威已经站稳排行榜的前几名,蔚来、威马、小鹏则占据造车新势力前三甲。

有钱赚的生意肯定不舍得放弃吧,估计全世界所有车企都想在中国市场分一块蛋糕,自然也包括飞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据可靠消息称,像宝马X1 PHEV这样的车,单车亏损在2.3万元左右:进口大众高尔夫EV也只是平本卖。但是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这一块,合资或者进口的新能源车,卖一台亏一台,所以不得不沉默,合资企业实属有苦难言。

从国内的销售格局来看,纯电车型(EV)中有70%是售价10万元以下的微型车,插电混动车型(PHEV)中有85%是售价15~20万的紧凑型轿车。虽然多数PHEV车型的指导价是20~30万之间,但补贴后实际售价是15~20万,可见价格区间十分集中,如果合资的PHEV价格高于这个区间,近一两年的销量多数会十分惨淡。

国内品牌PHEV和EV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性补贴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国内车企的快速研发能力,每次更新车型的续航里程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合资或进口的新能源车在续航上没有优势,又缺乏补贴,在价格上会明显高于国内品牌同级车型十万以上,已经违背了新能源车主打经济和环保的主题,注定不受市场欢迎,也难怪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一直扭扭捏捏,没什么新车上市。

国内四五个燃油车品牌挤占PHEV的大部分市场的时候,除特斯拉外EV车型一直给人们低端老年代步车的社会形象,直到造车新势力横空出世,蔚来和威马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实现交付合计超过3万辆EV SUV,才挽回了EV车的高科技形象。如今,蔚来ES8、威马EX5、小鹏G3等EV SUV已经是坐拥L2辅助驾驶、人机交互系统、模糊语音控制、全天候移动互联网在线的高科技汽车的代表。

虽然还有很多其他造车新势力品牌,但都由于交付量极少,或者还停留在PPT阶段,今天就不展开说了。目前能代表纯电EV的几个领先品牌,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例如蔚来的召回事件、小鹏的交付瓶颈,已经逐渐暴露出部分造车新势力在品控和产能方面的短板,毕竟相对缺乏制造业实操经验的积累。

凡是也有例外,就有一家造车新势力不委托车企代工,而是用传统的方法自建工厂造车,把品控和产能握在自己手里,上市销售至今已经交付过万辆,没有质量维权丑闻,也没自燃事故,把EV SUV做得跟传统油车一样稳妥,他就是威马。威马EX5可能是同级纯电SUV中空间最大、配置最齐、质量最好的,看来少花点心思去做PPT,踏踏实实建厂造车,也不影响高科技智能互联纯电车的定位。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eZkDmwBmyVoG_1ZfL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