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个神一般的品牌。倒不是说这个品牌销量有多高,实际上它的年销量比不过丰田一个零头,但你别管那么多,特斯拉在当今世界上,就是智能汽车,就是纯电动车的代名词之一。
为了让国内的纯电车行业有更好发展,倒逼产业升级,我国对特斯拉可谓一路绿灯。特斯拉作为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外资独资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可谓风生水起。但这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却有违它本该有的大哥风范。
变本加厉的减配
特斯拉早在它的故乡美国,就曾经有过多次减配,以次充好的前科,为此,特斯拉没少被罚款过。
但在没太多人知道这段黑历史的中国,特斯拉就又故态复萌了。2月底,国内陆续有媒体爆出,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车型存在着电池型号和配置表上不匹配的情况,实际装车的电池型号和性能明显差于标称的电池型号。
对此,特斯拉方面没有任何回应。而在电池问题爆出后不久,有网友爆料称国产版Model 3的自动驾驶芯片和配置单存在差异。在配置单上,其自动驾驶芯片为HW3.0,这是特斯拉当前最新的自动驾驶芯片,和全球其他地区的Model 3一致。但在国产版车型上,网友却发现芯片被私下换成了型号更老旧的HW2.5。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特斯拉在Model 3的宣传中提到的重要卖点之一,是这款车支持未来OTA升级到L4级自动驾驶,甚至可以在未来支持L5级。而要实现L4级,核心就是HW3.0芯片系统。而硬件性能严重落后的HW2.5系统,只能支持到L3级自动驾驶。
也就意味着,特斯拉存在明显的欺骗现象。而无论是电池事件还是自动驾驶芯片事件,特斯拉方面都没有任何回应,而随着315临近,自动驾驶减配这事儿越闹越大,特斯拉才表示将为涉事车辆免费更换HW3.0硬件。
飘了,彻底飘了
这是个什么事情呢?打个比方你花了1万买了一台苹果11手机,宣称搭载A13芯片,很好很强大吊打世界没商量。但你收到之后发现这台手机的芯片居然只是4年前iphone 7上的A10!同样是美国公司,苹果绝对做不出来这种事,但特斯拉,还真做出来了。
根据我国汽车生产制造方面的规定,车辆核心信息的变更是需要备案的,未经备案不准上市销售。这是法律,显然问题根本上在于特斯拉。或许是因为特斯拉在整个中国工厂建设过程中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它开始飘了,以至于连中国关于汽车生产制造的管理规定都抛到一旁,至于用户权益,那就更不当一回事。
这真是匪夷所思。不敢想象传统车企能做出这种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更不可能如此。造车不是小孩过家家,出这种事,要么是特斯拉看不起中国用户和中国的生产管理规定,要么是其管理方面真的有大问题。前者,并不是说特斯拉傲慢,而是其一贯的冒险风格所致,至于冒险导致的结果,只能让消费者承担。
后者,从特斯拉诞生到现在其拙劣的产品质量就可见一斑。在美国的制造业大环境下,特斯拉压根没经历过严谨的汽车制造理念的熏陶。然而这种模式,在中国这个品质上追求精细、精神上追求诚信的社会上,注定是行不通的。
自毁长城的特斯拉
其实特斯拉入华这事,真能对国内纯电车产业链有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吗?实际上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软硬件匹配上,这是作为美国企业的先天优势(美国IT科技极其发达,这大家都知道),但特斯拉在制造,在品控等方面,是存在极大劣势的,这也是它的美国特色使然。
但同样作为造车新势力,国内车企明显有着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都有着传统我国制造业企业那种真抓实干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们对于产品可谓一丝不苟,也很能倾听用户意见,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反应。无论在制造还是对用户态度上,我国造车新势力们相比特斯拉有着天然优势。而特斯拉对于国内新势力车企来说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让新势力们看到了我们距离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这种差距其实并不太大。特斯拉已经实现的一些功能,目前新势力们也已经差不多可以搞定。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继续迷信特斯拉?相比毫无诚意问题频发的特斯拉,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国内那些真正优秀的智能纯电动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0F3EHEBnkjnB-0z4zz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