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影视作品,大都以直指现实、敢写敢拍而著称。
尤其是爆款韩剧,要么高度符合观众口味,要么有着明确的普世价值观。
在《鬼怪》、《请回答1988》之后,又一部韩剧黑马,以大结局的23.779%的收视率,刷新了有线台历代最高收视记录。
——名为《天空之城》(SKY Castle)
这部剧播出于2018年末,结局于2019年初,但是讨论度始终不减。
在众多反映教育观的影视剧中,它有着堪比纪录片的真实性和残酷感。
《天空之城》20集的制作费只有75亿韩元(约4500万人民币)。
演技在线、服装精致、配乐大气。
主演阵容没有一个韩国流量明星,全员中生代戏骨+新人演员。
韩剧《天空之城》的成功,也让隔壁韩国剧迷们扬眉吐气:
“只要明星出演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想要剧组把制作经费花在刀刃上,而不是为天价片酬买单,看来这种诉求不分国界啊。
韩国网友为它天天泡在网上讨论,《天空之城》喜提全年龄段热搜第一名。
中国网友为它暗戳戳祈祷亚洲杯韩国队比赛失利,这样就能早点看到大结局。
这种全民级的讨论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毫不遮掩的剧情,引起极度舒适。
韩国的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对《天空之城》的评价是:
“真实的反映了江南地区的教育现实。”
01、天空“危城”
在韩国,四个“精英”家庭,居住在名为“天空之城”的高端社区里。
这个依山傍水的住宅区,有着高尔夫球场、私人图书馆、人工湖泊和花园,几座宅邸的装修都金碧辉煌。
——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这些家庭的父亲,分别是法学院教授、医院院长、外科教授......
共同点是,有着株南大学正教授的头衔。
他们骄傲的居住在价值数十亿的宅邸里,享受着韩国0.1%的顶级福利。
表情非常传神...
但是,这些自诩为top0.1的人,却有着难以启齿的“中年危机”。
——如何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韩国的社会构成如同一个金字塔。
底层永远是被压迫的命,唯有顶层才能享受资源。
踩着其他人,爬上最顶端,这是他们大半生拼命工作的唯一动力。
如今,这一重担压在了子女身上。
这些社会名流,不惜倾尽家庭财富,在明争暗斗中抢夺稀缺教育资源。
这些疯狂的家长都干了什么呢?
第一个家庭,实施的是辱骂+疯狂打压的教育模式。
“只考了班级第二名?你脑子废了吧?”
“有脸睡觉?还不给我去学习!”
从小生活在扭曲的高压下,温顺乖巧的儿子英才还真的顺利考上了名校。
他的学习动力却来自对父母的刻骨恨意。
支撑英才走下去的唯一希望,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离家出走。
留下一个写满复仇日记的ipad。
隐忍多年,只为在父母最幸福的时刻,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英才的母亲明珠,一直将人生希望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
因为这份“辅佐”功劳,她还获得了老公奖励的金卡和邮轮船票,让其他母亲羡慕不已。
英才被录取后却离家出走的行为,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
苦苦寻到的儿子,却给母亲这样的回答:
“我不想再做你的儿子。”
明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在一个雪夜,穿着睡衣踉踉跄跄的跑出去,吞枪自杀。
在家破人亡的惨剧面前,住在“天空之城”的人们,并没有停止争夺教育资源的战役。
第二个家庭,实行的是“资源集中供奉”的教育模式。
母亲韩书珍一直想尽办法讨好明珠,不惜花费重金为明珠一家举办庆祝升学的宴席。
只为了得到英才考上名牌大学的“档案”。
即使做到这种程度,明珠依旧拒绝了韩书珍。英才的成功秘籍,什么都可以说。
——唯独“档案”无可奉告。
到底是什么“档案”如此重要呢?
韩国的高考成绩分为两部分。
一是考试分数,二是“综合生活记录簿”分数。
“综合生活记录簿”,就是对考生在高中三年间的学校表现、获奖经历、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等活动进行评估,再折算成相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中。
有资源的上层家庭,会找到专业人士为孩子专门“编写”会被名校录取的记录簿。
——这就是剧中“档案”的真面目。
根据统计,韩国排名第一的首尔大学,在八十年代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普通家庭。
现如今,进入首尔大学的学生,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富裕的江南地区。
这令人绝望的比例的变化,综合生活记录簿“功不可没”。
记录簿组成了高考分数,被母亲们称为“情报战争”毫不为过。
剧里的精英们的孩子,还在高中就在读哲学、文史类读物。
韩国政府建立这种“弹性评价标准”,原本是鼓励素质教育,却间接让韩国的富家子弟们,在起跑线上就遥遥领先。
明珠虽然没给韩书珍记录簿,却告诉了她另一个秘密。
成为某银行的VVIP,银行暗中牵线,为你介绍最好的高考协调专员(辅导老师)。
这位冷峻的协调专员曾是首尔大学的入学负责人,有着委托合格率100%的傲人成绩。
对学生家庭的审查十分严格,要求母亲有着“为了成绩,让孩子陷入地狱之火”的觉悟。
她对学生的“指导”从灯光、睡眠、营养、交友到心理......谨慎又专业。
同时,协调专员收费高达几十亿韩元(人民币上千万)。
顶层家庭们却依然趋之若鹜。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剧情夸张吗?并不。
韩国统计厅在2012年公布了一组数据:
全国中小学生,有69.4%参与了以升学为目的补习班。
这一年,韩国家庭支付的补习费高达1140多亿人民币,占整个韩国教育预算的36%。
因此,在韩国想要打赢高考这项战争,三样东西必不可少。
父亲的财富。
母亲的情报。
孩子的努力。
——而前两者的重要性,比后者还要大。
这种极端社会现象,与韩国的财阀经济分不开。
02、韩国的财阀经济
在韩国,财阀垄断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
韩国人一生避不开的五件事:生、老、病、死和三星。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拐点,韩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愈发明显。
据调查,同样一份工作,在六大财阀的公司里,普通职员可以拿到五千万韩元的年薪。
其他小企业的员工,就只能到手两千万。
三星、现代、SK、LG、韩华、乐天六大财阀旗下公司的大门,只为SKY的学子开放。
SKY,是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首字母的缩写。
它们在韩国大学中排名前三,相当于中国的“清北复交”,美国的常春藤联盟。
在韩国,虽然高等教育已经普及,有70%以上的年轻人大学毕业。
但是只有2%的人能进入SKY。
SKY的学位不仅能通往最好的工作、最好的社交圈子,还能带来与“强者”联姻机会。
上层家庭需要SKY来稳固家族在社会的地位。
底层家庭需要SKY来提升收入、改变命运。
青少年的发展路径既已如此狭窄又清晰,全社会自然是拼了命的向上争挤。
只是,即便拼命学习,也未必能带来好成绩。
根据统计,在韩国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要比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入学成绩高43分。
如《天空之城》中韩书珍所说,韩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学种时代”。
03、学习会不会背叛努力的人?
根据2017年度《世界卫生统计》:
1、韩国10-19岁青少年自杀率居全世界首位。
2、连续10年,“成绩与升学”都以39.2%的比例成为头号死因。
3、每年三月的开学季,都是青少年自杀的高峰。
——这份压力来自升学,更来自分配不均的教育资源。
在韩国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主角允艺媛是一名来自偏远村落的学生。
与生在首尔的同学相比,她只能依赖自己的勤奋。
同样的地点,同学坐高铁30分钟就能到,她却要三个小时。
每天在书桌前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入学第一场考试,她却仍在学校的359人中,排名313。
《天空之城》的拍摄目的,原本是揭示社会现象、反思亲子关系。
但是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反而是:“哪里能找到剧中那么好的协调员?”
对于韩国社会,离开财阀经济、贫富差距去谈素质教育,只是一句空话。
只要高考还是普通人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
永远都会有大批家庭前赴后继,像炼钢一样对教育的炉火无悔倾尽所有家庭资源。
用考试的模具,锻压出一个个名校学子。
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参考资料:
1、公平的错觉:韩国教育辛酸史
2、超越中等收入陷阱_韩国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的启示
3、《学习的背叛》,EBS纪录片
4、《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人才的诞生》,EBS纪录片
5、维基百科
你如何看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现象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