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开“良方”

2020-04-1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对大力发展海东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意义重大。”4月9日,在市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洛桑提出了加快发展海东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建议。

洛桑告诉记者,海东市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有着广阔的信誉和市场,但我市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专业人员严重匮乏,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更是稀缺,取得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类医师资格的比例较低,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海东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洛桑建议,要加大从外省和本省引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学院毕业学生的力度,增设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员编制和岗位,扩大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医生队伍,并加强对现有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诊疗水平。要在海东市各级职业技术学院增设或扩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专业,培养本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医务人员,确保学成后留得住,用得上,形成学和用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与省内大专院校或技术院校、相关单位合作,以委培、定向招生的方式为我市培养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医务人员,也可以与大型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企业合作,采取为企业委培的方式鼓励我市学生参与定向学习。此外,还要加大对民营医院或诊所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医务人员的扶持,提供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予以必要的资金补助。

洛桑说,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医院和诊所还存在一些诊疗项目、服务项目、中藏药未纳入医保报销项目或报销比例较低的问题,一些患者需求较大的特色中藏医诊疗项目,如针灸、艾灸、理疗、推拿、刮痧等未纳入社保报销范围,既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又制约了医疗机构的发展。他建议,既要扩大医保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支持力度,扩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医保的报销目录,也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开设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机构,如“国医馆”“藏医馆”等具有中藏医特色的医疗机构和“针灸、按摩”等诊所,推进“中藏医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助推海东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SILYnEBfwtFQPkdIM1g.html









好兄弟,谢谢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