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所有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对于海东藏医院院长洛桑来说,却成为一段深深镌刻在他记忆深处的留影。
如果说疫情是一次危机,那么它更像一场大考。1月24日正是除夕夜,洛桑和医院的十几名同事却放弃与家人团聚,义无反顾冲上防护一线,冲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测量体温、对发烧人员实施隔离,发放口罩、酒精、消毒液、额温枪、体温计……这一切似乎成为他和同事们每天劳累奔波的主旋律。
“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感到害怕了,心情也不平静,一个普通的感冒咳嗽都会让人胆战心惊,当我们用专业方法排除,或经过汤药治疗,这类人群好后,心情才逐渐平复了下来……”洛桑说,我们医院同时承担中央民族大学玉树中学海东分校、乐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学校几千名学生的健康防护以及医疗健康任务,在3所学校均设有医务室。去年12月初,中央民大玉树中学海东分校50多个孩子集体感冒,也就是俗称的“流感”,我们马上采用藏药+口罩+点滴等方式,仅一个星期这些孩子就全部治好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医院购置并储备了1万多个医用口罩,幸亏那次“歪打正着”的储备,为后面即将发生的疫情防控立下了一定的“功劳”。
口罩一度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紧缺物资,关键时刻,备有大量存货的洛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利用疫情防控休息间隙,到瞿昙寺和药草台寺等寺院免费发放口罩;为周边的群众赠送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藏药;得知乐都收费站口罩及防护物资紧缺,他立即让人送去一批;得知乐都其它寺院没有口罩,他通过乐都区委统战部无偿捐赠一部分;得知每天奔波在防疫一线的文化街居委会工作人员急缺口罩,在赠送口罩的同时随货送去了一批手套、额温枪、体温计……
“‘做人有感恩心、做事有责任心’是他的座右铭和口头禅。”洛桑的一名同事说。疫情期间,我们赠送出去的口罩等防护物资大概有30多万元,这些费用一半是医院出的,另一半是院长洛桑自掏腰包。这些费用还不包括3所学校开学前的全面消毒、隔离室内各类设备,这部分费用洛桑个人承担下来了,具体多少没算过,但是额度较大是肯定的。
仁心爱心似一对孪生兄弟,洛桑在治病救人时还注重做公益——个人出资3万元帮下营藏族乡茶龙村筹建起党员活动中心,免费为村卫生室送去2万元的药品;筹措2万元资金,数次为瞿昙镇龙占村送医送药;为碾伯镇桥北路小学上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价值2万多元的学习用品……
耳濡目染,洛桑从四五岁开始学习祖传医术,经十几年刻苦努力,如今他已成为藏医博士、知名藏医,独资创办了海东藏医院,拥有36年的藏医临床工作经验,擅长通过藏医药诊治心血管、肝胆、风湿病等,多篇论文在国内国际杂志上发表。曾作为藏医药治疗代表,先后到美国哈佛、英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做学术交流,在“一带一路”针灸和藏医药浴与健康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上做学术交流发言。
一位受过资助的群众这样评价洛桑:“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行动诠释着担当,用辛劳书写着奉献。”
“我感到很荣光,精神上很充实很富有,在人民群众急需我的时候,我有能力站出来冲上去,个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洛桑告诉记者,全民战“疫”,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医生,无法把自己当成一名看客和路人,疫情面前除了生命和健康,钱财等身外之物一切皆是空谈。
作为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和区人大代表的洛桑,以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充分利用身在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生动践行了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