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烈士刘民
刘民(1968-2007),男,汉族。1968年11月7日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万安县人,生前系德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科员,二级警司。1986年11月参加工作,2002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获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007年11月18日,刘民在追捕在逃杀人犯刘前进的过程中,英勇搏斗,被连刺18刀,不幸壮烈牺牲,被省人民政府追评为革命烈士。
刘民的儿子刘越聪今年24岁,他子承父业,现任德兴市公安局银城派出所民警。值清明节之际,刘越聪写下此文追忆父亲刘民。
危险留给自己 安全让给他人——追忆父亲刘民
我是刘越聪,男,汉族,24岁,入党积极分子,大学本科文化,现任德兴市公安局银城派出所民警,是烈士刘民的儿子。
父亲的离世改变了我的一生。小时候的我有过许多梦想的职业,像科学家、艺术家、教师、表演家等等,但是这些职业中唯独没有警察。也许警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但在小时候的我眼里它代表着忙碌,代表着早出晚归,代表着总是见不到,代表着分别。直到父亲去世前,我都不曾理解当一名人民警察有什么好的。但是父亲去世后,我从身边的叔叔伯伯、阿姨婶婶们那里听到父亲的荣耀、警察的伟大,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成为一名警察,我想要知道这个职业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让父亲不顾一切牺牲自己去践行警察的职责。年幼的我站在父亲的灵前立誓,一定要接过他手中的枪,成为一名像他一样伟大的人民警察。
第一步,自然是良好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掉出过班级前十,始终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虽然我的高考成绩超过了当年一本线,但是警察始终是我认定的这一生的职业,我选择了入读江西警察学院。
警校的四年生活充实而又精彩,我成为了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1492中队的一名学生。每一天,我都在为了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警察努力学习成长。尤其是每当我走到学校忠诚广场的烈士纪念碑下,看见父亲的名字就刻在上面,我的从警信念变得更加坚定。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间我就顺利地通过了招警考试,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从小成长的县城,回到这片父亲守护过的土地,继续父亲未完成的职责,守护着县城的安宁祥和。
在参加工作之前,每年的寒暑假,我会主动到德兴市公安局学习实践。有一次遇见了局领导,他很亲切地问我今后想要去哪个部门就职,我当时想也没想就说到要去派出所,最忙碌的派出所,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从一个普通的派出所基层民警开始他的警察生涯,而最忙碌的派出所可以让我更快地成长,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优秀的共产党员。
正式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我如愿被安排分配到了银城派出所,这里是德兴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中任务最繁重、接处警最繁杂、最“社会”的城区派出所。我知道,我离父亲又近了一步。
参加工作后,办理的很多案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要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有的要忍受连续多天的蹲守煎熬,有的又千里迢迢异地抓捕...但即使再苦再累,当案件告破,受害人舒展出久违的笑脸,我对父亲一直坚守的这份工作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2020春节,在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就经历了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疫情爆发后,我主动放弃休假,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请战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与同事一同累计宣传劝返群众、劝导棋牌室暂停营业、打击犯罪行为...在对湖北返德人员核查的过程中,大年初一晚上,我与同事值夜班,接到了群众的举报,在一住宅楼内有一家三口刚从湖北武汉返回。得到这个消息后,我与带班组长立即联系了街道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协调了两名专业医生准备一起上门对这户人家进行医学检验,但是由于报警人不不能提供这户人家的具体住址,只知道在老电影院附近一住宅楼的三楼,当时天空还下着绵绵细雨,气温接近零度,而老电影院附近的老住宅楼共有7栋13个单元,我和同事只能分成两组对这些住宅楼进行全面摸排,经过半小时的走访询问,终于找到了这户从湖北武汉返乡的人家,所幸经检查,该户家庭成员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我们在登记好信息后要求这户人家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外出,自行在家隔离,以免造成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半月前,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德兴市公安局举行的党建知识测试,日常的学习和老党员同志对我的影响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阶段我惟有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勤学不辍,才能真正当好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党的一部分。初心不改,使命犹在,我将一如既往继承父亲遗志,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将自己变成一颗小小螺丝钉,坚守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护在身后!
来源:德兴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