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文文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家乖巧听话,在学校勤奋刻苦,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
所有人见了文文都会夸夸他聪明懂事,他就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但是在一次考试中,文文却考了班级第十名,成绩下滑的非常厉害。
妈妈看到卷纸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蒋文文骂了一顿。
文文觉得非常委屈,不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吗?怎么就骂成这样呢?
妈妈骂了很久,还是不解气,一直骂一直骂,直到深夜。
接下来的几天,妈妈想起来就骂,无论什么事都能成为这件事的暗指。
妈妈的骂声好像永远也不会停止了。
渐渐地,文文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了,他对妈妈大声喊道:“你要是再骂我,我就去死!”
听到这句话,文文的妈妈更生气了:“好啊!你去死啊!考这样的成绩出来,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
文文听到妈妈的话,二话没说,直接推开窗户,从楼上跳了下去。
文文的妈妈吓坏了,她没有想到孩子真的会轻生,她以为孩子的话只是吓唬自己的。
如今,孩子再也醒不过来了,文文的妈妈后悔地天天以泪洗面。
文文的爸爸无法接受孩子的死,也跟文文的妈妈离了婚。
好好的一个幸福家庭,瞬间四分五裂,让人不胜唏嘘。
文文的悲剧让人心都碎了,但类似的事情,却在生活中频频发生。
去年的开学季,家长和孩子们都在忙着重返校园,《都市报道》却报道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10岁男孩因作业没写完,从14楼跳下,当场身亡。
有人说,是孩子承受能力太弱,有人说,是孩子学习压力太大,有人说,是父母教育方式太粗暴……
但无论说什么,这条鲜活的生命逝去,再也不可能重来,留下伤心的父母半生后悔。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时都会大发雷霆,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挂在嘴边,动不动就翻旧账。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父母管教孩子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长记性”,父母反复提醒。
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是这样的良苦用心,所以不厌其烦,说了一遍又一遍。
但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很看重别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孩子越依恋,就会越敏感。
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一、孩子做错事时,就算再生气,也不要二话不说,上手就打孩子。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父为子纲”,打孩子天经地义。
但是,父母盛怒之下打孩子,万一失手,就有可能打到孩子的重要器官,造成终身遗憾。
孩子挨打时虽然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却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反省,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孩子不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就不会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二、孩子做错事时,一定要冷静下来,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问清楚,再批评孩子。
就像文文的妈妈,看到考卷的时候,先不要冲动地急着开始骂孩子。
首先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没考好,考试前没休息好导致状态不佳?还是考试时发生了什么事?亦或者没看清题?时间不够?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错。
如果确实是因为孩子懒惰造成的,知道了原因以后,孩子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根本不用父母批评。
三、批评孩子的时候,无论怎样,都要杜绝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就像锋利的刀子,父母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这些话:
1、笨蛋,没用的东西。2、住口,你怎么就是不听话?3、我说不行就不行。4、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便吧。5、“偷”、“贼”、“贱”这样的字眼。6、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7、你看xxx,人家xxx。8、和你爸一个德行。9、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10、出去就永远别回来了。11、就你这成绩,以后扫大街去。12、你还敢不敢xxx?13、你敢不听我的话?
这些话并不能解决问题,却带着戾气,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很深的伤害,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当孩子已经精神崩溃,提到了“死”字的时候,就要立即停止,不要再激怒孩子了。
孩子犯错误,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会发脾气,但是唠叨要有限度,不能喋喋不休。
如果孩子提到了“死”,父母千万不要继续说难听的话刺激他,以免孩子冲动之下,做出极端的事情。
这时候父母要马上停止唠叨,转移话题,或者让孩子去做些别的事情。
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听孩子说他做错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呢?
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好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向阳发展,不好的教育方式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毁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