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的临床小故事 --“小水泥”惹来“大麻烦”

2019-12-28     骨科大夫平台

早上和同是做脊柱微创的哥们在酒店一楼吃早点

每人点了份热气腾腾的米粉

取了水果

哥们皱着眉头坐在我对面

右手筷子熟练地挑了挑碗中的米粉

让表面的肉末酸豆角和米线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左手就拨出了电话

"2床怎么样?拉出来了没有?"

电话那头隐约传来了轻快的声音

"没拉,昨晚插胃管了,好多了"

"哦"

哥们的表情变得轻松了些许

挂了电话,他迅速地吸进去一口米粉

边嚼边说

"病人术后说肚子疼的厉害,片子看肚子里还有不少粪块"

"别肠梗阻了,还得让普外的帮着看看"

虽然同为脊柱外科大夫

虽然也曾无数次在就餐时为患者开具通便的医嘱

但此时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的跟随他飘到了患者的床边

脑海中也不争气的出现了一些不可描述的画面

专业的对话让自己面前这份沐浴在晨光中的美味米线变的有点难以下咽

外科大夫往往就是这样

做一台成功的手术

搞清一个疑难的诊断

伴随而来的是小小的成就感

术后出现意想不到的并发症

手术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会有挫败感

甚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想起不久前的一个病例

通过微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搞清了诊断,完成了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喜欢观察我的每一个患者

72岁的范大妈是通过熟人介绍过来找我的

1米56的个子,脸色略显苍白

肥大的病号服上衣下摆正好和膝盖平齐

显的整个人又瘦又小

也难怪

4年前的直肠癌大手术加术后的化疗

让整个人瘦了不少

左侧腹部还挂着造瘘的袋子

我注意到她只能坐在床上

胳膊环抱着双腿

双眼布满血丝

样子有点吓人

3个礼拜了

右腿的疼痛让她坐卧难安

近4天来疼的更是变本加厉

躺不平,没法睡觉

即便夜里也只能抱着双腿坐着

她的女儿是个胖胖很敦实的姑娘

嗓门很大,皮肤很白

我笑着说她是"外粗内细"

为什么?

因为她细心的带齐了这些年看病所有的片子

每张片子上

都详细标注着"术前","术后9月复查"等等字样

在详细检查排除了肿瘤复发的可能性之后

大江医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范大妈的片子上

2014年2月腰椎曾经有过骨折

红圈内是骨折的椎体

然后就在北京一个医院做了骨水泥灌注的手术

骨水泥就像是盖房子用的水泥

和泥的时候是稀汤,过一会就变的硬邦邦了

手术效果不错,做完很快腰就不太疼了

美中不足,水泥稍微有点外漏

但这一般也都不叫事。。。

仔细看的话

这时候漏出来的部分和"底座"还是连在一起的

范大妈腰上不疼了以后

很快就成了照顾自己瘫痪在床老母亲的主力

就这样

手术后过了9个月再来医院复查

漏出来的骨水泥和"母体"分开了

断!开!!了!!!

好在没啥特殊的症状

断归断

腰部活动的时候断端也没有活动

3个礼拜前

范大妈在给老人翻身的时候

突然感觉到右腿整条腿窜着疼

休息了几天一点缓解都没有

赶紧到医院拍片子后发现

断开的骨水泥开始活动了

每当她腰在活动的时候

脱落的骨水泥块都在频繁的挤压着神经

从腰椎的CT上

也能看到明显断开的骨水泥块

和神经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

当然,上面都是我想出来的

如何能证实骨水泥就是罪魁祸首呢?

也不复杂

把一个细细的针头扎到骨水泥块旁边

稍微打点麻药

相当于给受损的神经做个药浴

红圈内是骨水泥和针尖

结果正如术前所料

疼痛症状几乎完全消失了!!!

和范大妈与女儿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后

局麻,采用8毫米小切口

在脊柱内镜下完成了神经的松解减压

手术中通过脊柱内镜的放大

将图像清晰的展现在屏幕上

镜下脱落的骨水泥

如泰坦尼克号遭遇的冰山一般

又大,又硬

将神经紧紧的压在下面

好在术前准备充分

各种利器纷纷登场

一点点将神经完全松解

故事的发展就像是童话故事的结尾

出院前

当我提出来要给范大妈拍个照片的时候

她说

我从小就想当个解放军

来,我给你走个正步看看吧

很多时候

我们要感谢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

医学是一门科学

太多的疾病缺乏合理解释和完美治疗

很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窘境

尤其是诊断模棱两可,治疗进退两难时

一句"做吧,我们相信你"

是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来源:陆军总医院 任大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x-aUm8BMH2_cNUgMs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