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到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也就是说,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
这个数据让很多人惊出一身冷汗。确实近年来癌症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有数据显示,如果说一个人的寿命为85岁的话,那么他的患癌风险将达到36%。大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的发病率会快速提升,80岁会达到高峰;肺癌作为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又率第一;甲状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在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我们平时很注重健康,几乎每年都有做检查,难道我们的做的检查都是假的吗?一些癌症检查后就是晚期了,根本就不给我们“修正”的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总结下来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技术限制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水平的问题。
我们就拿死亡率排在首位的肺癌来讲,现实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在检查时都还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通常X光片所发现的肺癌基本已经属于中晚期了。这是因为,43%的肺癌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都是重叠的,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去治疗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单位都会安排检查,却依然发现不了癌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对于癌症的筛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经达到了广泛的共识,也有相应的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这里有8类癌症筛查,一查一个准,让癌症早发现早治疗。
常规的使用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期分辨率低,且一旦查出肺癌,一般都是晚期了。准确的肺癌筛查要利用CT检查。
专家建议:现在利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cm,甚至是0.8cm时都可以被查出。强烈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在个人检查中把X光片检查换成CT检查。另外,推荐大家使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肺癌早期检出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其实对于乳腺癌的筛查,很多人也会使用CT检查,其实并非如此,CT检查并非万能的。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
所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的效果要明显会更好。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真正有效的检查是TCT检查。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桔梗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常规的前列腺检查都是通过腹部彩超来进行的,殊不知,腹部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的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需要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食管癌的筛查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并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果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果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胃癌筛的主要手段是胃镜检查,其它方法的检出率都是非常低的。阳关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专家建议胃癌高危人发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但是在很多的检查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肠镜检查,所以往往会被忽略。
很多人在检查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起,其实这样是检查不出肝部问题的,且容易漏诊。专家建议肝癌筛查进行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是不是发现平时做检查的时候,就没有做这些检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癌症早期即使你年年都做检查,发现的时候却是晚期。如果您有这些癌症的某些症状出现,下次检查的时候就一定要做相应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