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目前,本科一批投档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今年高考录取中,截至目前,能获得的数据显示:财经类学校继续降温而且集体“跳水”。
当河南考生以575分和527分分别被”两财一贸“的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大学录取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报考意外;当山东考生以443分的成绩,被安徽财经大学录取时,大家都认为是这个考生太幸运,因为443分正好是山东省的理科本科分数线,也就相当于原来的”三本线“,正常情况下,是几乎没有机会上本科的。
财经类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最喜爱的热门专业,因为摆在文科生面前的好专业并不多,文科类财经学校投档尚且如此,理工类的会怎么样呢?
财经类学校在理科的投档线,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惨!几所财经类名校,在广东省的投档分和位次,集体”跳水“,投档位次下降都在1000名以上,几所学校都在3000名左右。看来,财经类学校遇冷,并非偶然,主要原因如下:
1、经济形势的影响:现在经济形势整体上对于学生报考还是有影响的,还记得前些年,银行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非常高,属于高收入群体,在找对象时,一般单位的职工都看不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员工,开始羡慕其他行业的待遇。至于证券、保险等行业,日子也不好过。
2、财经类学校的专业设置:财经类大学,真正有优势的只是金融、财政、会计、统计等几个专业,但是财经类大学的专业设置上,可不只有这些专业,除了这些专业,其他专业真的有能力跟其他综合楼大学竞争吗?如果上财经类大学学马克思主义或者日语,我想这是很多学生不愿意的。
所以,从投档结果看,学生报考志愿越来越理性了,不再为了大学的牌子,轻易牺牲自己的专业了。
那么,财经类学校在一本招生的”遇冷“,会不会影响二本财经学校的分数线?我觉着影响不大,尤其是文科类学校,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可选择的余地不大,财经类依然是热门专业,也许一本类财经大学的遇冷,反而会让更多的二本高分学生报考财经类大学,反而促使二本类财经大学分数继续上涨,学生报考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