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咖啡是生活品味的代名词?
太老土了!
来到当下,咖啡简直成为年轻人与上班族的刚需,早午晚都要“猛灌”几杯用以“续命”。
近年,城中涌现了不少“蚊型咖啡店”,它们的共通点是约只有5平方米左右大小,仅靠着外带咖啡,就能成就一番气候,它们都怎么用小小的店面盘活一杯咖啡?
01
店面虽小 心机不少
这些蚊型店,之所以在一众大气的咖啡店前走位风骚,其租金与人力成本的压缩是关键所在。其优势是摒弃了传统咖啡店那讲究出品精美,场地雅致的模式,无需在一杯咖啡里添加诸多成本,直接以最优惠价格售出。
劣势是没有环境空间等条件的加持,咖啡本身的品质被集中放大,可谓一口定输赢。所以说,深受欢迎的蚊型店,其实力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也是这些蚊型咖啡店,把人们的关注点,拉回到咖啡文化本质,从纯粹地品尝一杯咖啡中去体验真正的品质。
02
蚊型咖啡店“鼻祖”
要说广州的蚊型咖啡店“鼻祖”,.jpg咖啡大概无人反对。其首店开在天河南小区里一个不易察觉的位置,店面只有一个售卖窗口,一不小心就会路过。然而这毫不起眼的店面,却无损它的存在感。
这间咖啡店的特色是,店员会用很长的时间服务顾客,从点单开始,店员便会解释目前所售的咖啡使用什么咖啡豆,它们各自的产地、风味特色、以及饮法和建议,在一番建议下买下了这杯咖啡,店员还要你且留步,说一下喝完之后有什么想法,是否合乎口味等,如此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对咖啡的体验是十分充分的。
更重要的是,咖啡在精不在多,一目只见三款咖啡可选:美式、拿铁和小白,解决了大部分都市人都有的选择困难症,这样的安排,正是为饮客走了去芜存菁的一步。
03
社区里蚊型咖啡店
蚊型咖啡店的选址,也对生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开在写字楼与商业区的蚊型店,“快买快饮”的特点符合上班族的习惯 ,会成为该片区的刚需。那么一些避开了商业区的蚊型咖啡店又如何呢?
这间位于海珠区社区里的“the common cup”就是特立独行的一间,独辟5平方米空间主营外卖咖啡,然而避开了繁华的商业区与写字楼,一杯美式咖啡售价15元,手冲咖啡只卖25元左右,良心得有点过份,但动机也十分明确:以超高的性格比,给懂咖啡的人欣赏。因为咖啡豆是自家烘焙的,店主对咖啡的专业也会投注其中,每一款豆的产地、庄园、处理手法也会细致讲述,还会即场手冲不同的咖啡豆,给来往的客人品尝。总而言之,人情味与专业度成为这间店的特色,店面虽小,客人真的不少。
04
陶瓷店里的蚊型咖啡店
这间位于东山口名为“静山”的小店,初一看,都会以为是一间陶瓷店,然而穿过看似阴暗的建筑内部,就会在尽头发现一间蚊型的咖啡店“寄生”其中。
这间店长而狭窄,只在吧台前摆了一张二人椅子,可供就座,除此之外,咖啡店内的所有空间,都交给了咖啡机、冰箱等器材,而这间看起来局促的小店,咖啡的选择真的不少,除了基本的美式、意式与手冲咖啡外,这里还引入了近期热门的“冰博克咖啡”。
所谓冰博客,是德语“eisbock”翻译过来的,是一种从啤酒酿造手法里提取元素而成的咖啡,先是对牛奶冷冻成固态,再放入4℃的环境中进行解冻,由于各物质熔点不同,蛋白质、乳糖等物质相较于水会先融化,去除了这些部分,就能达到对牛奶提纯的目的,而提纯后的牛奶便用来制作咖啡,针对不同的咖啡豆特质,成就一杯独特的“冰博克咖啡”,喝起来香甜又不失咖啡的醇厚,是近期咖啡界的风潮之一。
05
写字楼里蚊型咖啡店
Square Coffee是一家只有5平方米的迷你箱概念咖啡店,因为就在珠江新城的写字楼内,这间店的菜单以最小的选择,创造最大限度的风味。目前,店内的咖啡豆,有特别定制的SOE和拼配豆,看起来选择不多,却用以制作美式、意式和创意饮品三种,是固定规则下的变奏。
对于咖啡的原旨派,美式最合适,能直接地品尝所选用咖啡豆复合风味,也最提神醒脑。而意式则最适口,是迎合大众口味的一款,偶尔想中和一下口味的人的首选。创意饮品则是针对咖啡接受程度低的客人,提供一个折衷的选择,在咖啡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的风味,如苏打水,椰汁等。小小一间店,迎合了不同口味的不同需求,成为附近写字楼上班族的一杯“续命咖啡”。
今天话题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宝藏咖啡店?
今天作者
罗珊珊
编辑&排版
彭柔琪